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当今社会,机械复制技术正对艺术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对此,同属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的本雅明和阿多诺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从美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出发,对本雅明和阿多诺的技术观进行比较,并对他们各自的理论主张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2.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近年来大陆新闻传播学界使用得较为频繁的理论工具之一。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较为成熟的形态,源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对这本书的引用即伴随着对文化工业理论的运用,频繁地进入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学术视野,进而言之,大陆新闻传播学者如何理解霍克海默或阿多诺的思想,实质上是与他们怎样引  相似文献   
43.
认为把德国的阿多诺和海德格尔并置为20世纪西方新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一种误读。阐述了产生误读的因由,即这种误读忽略了两者哲学观上存在的尖锐对抗,也忽视了两者在美学观上的潜在对抗。  相似文献   
44.
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从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分析入手,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和强制性消费把人变为“单维人”,对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示极大的担忧,进而提出他们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艺术理论,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5.
阿多诺在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基础时, 充分肯定了弗洛伊德运用自居、自爱欲以及催眠理论对法西斯主义社会心理基础的分析, 认为这一基础是在法西斯主义􀀂 升华 的情景下形成的。在他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能仅用心理学来分析, 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探讨, 但社会心理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尤其在社会政治势力运用􀀂 高明 的手法以及制度化的力量的状态下, 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与阿多诺均曾构建过批判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的相关理论,对西方左翼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二者也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人类的现实活动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在思想的深刻性上略显不足;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虽对于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却又与实践较为脱节。总而言之,二者互有优长,各自具备着独特的理论风格。  相似文献   
47.
本雅明(WalterBenjamin)与阿多诺(Theodor W.Adomo)统属与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er Schule),对当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现象的观点,前者持乐观态度,而后者持悲观批判的态度。本文针对本雅明与阿多诺两人的著作,分析他们对当今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面对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批判它消极的一面,而是要客观地接受它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48.
杨大伟 《新闻界》2009,(1):134-13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意识。阿多诺则认为艺术应保持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批判姿态,艺术应该具有对日常生活加以启迪和拯救的责任。  相似文献   
49.
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技术"这一范畴作为联结作品与真理性内容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技术"在艺术中的辩证发展、技巧与内容的关系、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三个维度,深入考察了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技术"观.  相似文献   
50.
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集中体现了这位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对现代艺术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剖析。“精神化”的理念贯穿其中,“精神”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也是支撑审美价值的内在关键,它通过外部的感性因素表达出来却又高于表象。理解“精神化”与现代艺术作品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美学理论》这部呕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