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陆机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出发探讨了各类文体的特点,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著名论点。他是鲜明举起“诗缘情”大旗的第一人,也是古代文论中对情感的关注由外在功转向文学本体的第一人。在此前,对感情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不明晰的。《尚书·尧典》云:“诗言志”。当然“志”的本义也包含情感的内容,情与志不是绝缘的。在而在集权专制的社会里,往往偏重从功利出发去解释“志”,文学成为“言志”的工具便是艺术的必然。这样,“诗言志”不仅限制了诗表现情感的疆域,而且还  相似文献   
62.
陆机《文赋》的感物观及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从理论上提出了学创作中外物的层面,并强调“感物”的学观点.这一观点在陆机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自觉的实践,对后来谢灵运的诗歌创作和刘勰的《心雕龙》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陆机对个体生命超越放置在天道本相之中,考察他面对天道与个体生命的疏离时,选择克服焦虑、超越个体生命的方式,彰显作为世族文人在亡国败家后超越天道疏离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唐太宗虽曾颁布重修《晋书》诏,但他本人与重修《晋书》活动的发起并无特殊关系。唐太宗为《晋书》的《高祖宣帝纪》、《世祖武帝纪》、《陆机、陆云传》和《王羲之传》撰作史论,有的出于其晚年的政治焦虑,有的则出于其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无论出于什么缘故,都不应将之当成重修《晋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陆机的《文赋》之间,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的创作观点,糅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学观念,是魏晋玄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7.
陆机拟古诗 ,与原古诗相比 ,虽然表现出较强的模拟性 ,但在诗意、物象、表现手法、韵律、词采等方面又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更具文人色彩 ,体现了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我们研究陆机拟古诗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68.
远迄屈、宋、近肇三曹,创设于陆机的 “诗缘情”理论,经历了一条文学主体从消失到复归的巨变之路。它打破了此前“诗言志”的传统学说,具有异乎寻常的叛逆精神。尽管历史上对这种理论褒贬不一,但它的这种创新,明确地确立了文学家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其露才扬己的独特个性,突出了文学独立的地位与自身的价值,为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也为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69.
陆机主体才性的特殊性是影响这一诗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受江东陆氏家风家学特点的制约,陆机具有矜重清励的性情气质、优厚的才学及呈才意识。其矜重、清厉的特殊性情制约着诗歌繁缛而庄重典雅的风貌,而其“才多”及呈才意识又较为直接地影响到诗风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0.
陆机拟古诗,与原古诗相比,虽然表现出较强的模拟性,但在诗意,物象,表现手法,韵律,词采等方面又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更具文人色彩,体现了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我们研究陆机拟古诗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