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谷妍 《东南传播》2012,(3):78-79
全球已经进入到娱乐业时代,娱乐文化对电视媒介构成了深度渗透。同时新媒介波及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当年波兹曼对娱乐业时代的反思。本文借助波兹曼对娱乐的相关思索,结合我国的娱乐文化与电视媒介的紧密关联带来的不利因素,结合国家近日出台的相关政策,思考究竟怎样把握度,采用恰当的策略,才能避免电视娱乐文化的泛滥,避免娱乐危机。  相似文献   
22.
限娱令”和“限广令”的出台给当前的电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一“重磅打击”,本文将从电视功能的平衡、节目的创新及长远效益三个方面浅谈电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3.
曹华 《新闻知识》2012,(6):69-70
2012年起正式生效的"限娱令"使得多家上星卫视的娱乐节目陷入窘境,在全国娱乐节目大规模重组和调整下,省级卫视更将娱乐节目搬上了视频网站,并寻求同视频网站的更进一步合作,打响了娱乐节目保卫战。  相似文献   
24.
限娱令”的颁布对遏制电视荧屏的过度娱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媒介规制对电视的属性定位不明确、电视功能的发挥失调、评价体系不健全、受众对传媒的监督权的行使不到位、版权保护不完备.电视过度娱乐的治理不应只有广电总局在起作用,应健全媒介规制和相关法律体系,使国家媒介规制、主管部门、社会力量及媒体自身协调形成的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5.
任树燕 《报刊之友》2012,(12):94-95
中国好声音自2012年7月年开播以来,一路冲破收视高峰,掀起全民讨论的热潮。本文从节目制作、主体性、情感因素及微博营销等四个角度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道,以期对当下的电视节目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6.
张嘉斌 《东南传播》2012,(8):168-170
国家广电总局在2011年7月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随后的10月21日,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民间俗称"限娱令"),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本文从政策解读、总体战略、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就《意见》提出后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前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来,国内所有电视节目都在飞速发展,尤其是娱乐节目。但正当中国电视娱乐争相竞开之时,为何颁布这条"限娱令"呢?学界对此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从学理上看,"限娱令"究竟意义几何?若解答,需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8.
电视媒体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呈现过度娱乐化、低俗化问题,在生存竞争中忽视了电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针对泛娱乐化的愈演愈烈,广播电视规制进行了改革,通过颁布"限娱令"系列文件,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对电视媒体在节目类型、节目时长、节目编排等方面的具体监管,由以往"放养型"、"警示型"监管转为严格把控型监管。  相似文献   
29.
马皓 《今传媒》2013,(2):88-90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发,再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热议。娱乐节目的宗旨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如今的娱乐节目越来越走向低俗化的全民娱乐进程,众多上星卫视策划了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相亲交友节目,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炒作甚至以冲击道德底线来博取收视率,使得节目导向游移,造成全民娱乐化的影响。"限娱令"的出台,正是对这种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悬崖勒马,不仅对电视相亲节目在道德价值上起到约束作用,更是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伦理失范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30.
赵志洋 《今传媒》2012,(8):58-60
随着"限娱令"等政策的出台,电视监管部门正在对电视文化的泛娱乐化发展趋势进行调控,但从"量"的方面消除泛娱乐化趋势是不够的。本文通过对"限娱令"所限节目的分析,探讨了电视、网络媒体泛娱乐化的特征,指出了泛娱乐化是大众媒体市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呼吁媒体人士高度警觉这一现象,并在媒体市场化浪潮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道义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