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513篇
科学研究   190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讨论了广州雾日的时空变化.研究指出,由于广州近地层气温较高,加上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的影响,年平均雾日较少.34年的资料表明,广州平均雾日为4.8天,春季最多,冬季次之,夏季最少.1~4月为雾季,雾一股出现在清晨5~7时.50年代至70年代雾日增加,80年代开始雾日有减少的趋势.广州的雾可以分成4种类型:即辐射雾(占24%),锋面雾(占14%),平流雾(占14%)和平流辐射雾(占48%).最后指出,雾是稳定的象征,它与大气温度层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在黄冈方言中,“着”可附在时间词或动词短语之后,构成具有动词性的“着”字结构,相当于“等到……以后再……”或“等到……再说”。成都方言“哆”字结构与黄冈方言“着”字结构性质相同,二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哆”、“着”都不是“再说”衍生出来的;关于“着”的来源,杨永龙(2002)所说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5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汉语在新时期随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样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文字体系,词语的形式以及话语的表达方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4.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相似文献   
55.
在美国,外国游客在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是很难找到厕所的。但是如果你了解美国的国情,厕所就很方便找了。因为美国公路边的厕所都设在汽车加油站内,过路人不管是否是加油站的主顾,都可以向管理员索取钥匙使用。在市内如果一时找不到厕所,则可以向  相似文献   
56.
楚雄市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南楚雄市气象观测站资料与其郊区南华气象观测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楚雄市的城市气候的一些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楚雄市城市气候变化日趋突出,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57.
概念的短语形式是概念的表达方式之一。短语形式概念是对单词形式概念进行限制或由多个单词形式概念交叉而成。限制而成的短语形式概念、交叉而成的短语形式概念以及多个并列概念的表达方式之间互有区别。以短语形式概念为词项的性质命题其形式和内容都接近于简略式的联言命题。以短语形式概念为词项的性质命题作前提,遵循一定的规则,可以进行词项变形直接推理。  相似文献   
58.
题目上的两个短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我看来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就眼下的教育现状来看,我们过多地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果”而非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59.
汉语要表达一层意思,一般要用包含动词的短句;而英语往往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就能表达。翻译时,使用分译法就是用汉语的几个词或者几个短句来翻译英语的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短句,使其更加符合汉语习惯。  相似文献   
60.
本文根据be动词有别于其他动词的特点,从各种不同的句法功能出发,对其分词being在句中的省略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还对某些省略与否虽不造成谬误,但却引起语义变化的表达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