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289篇
科学研究   403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65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718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文化活动.为了加强中外交流,全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开始重视对英汉谚语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西方文化的深层探究,这就进一步表明了谚语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对概念隐喻视野下关于女性的英汉谚语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进一步深入探索了英汉女性相关谚语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62.
"晒"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在词义演化过程中,"晒"的隐喻性语义演化不仅能体现出词义辐射型的优势,各种引申义能直接指向"晒"的基本义,而且发挥了连锁型的优势,加强了各引申义之间的紧密联系。"晒"的不同语义之所以能纳入到统一的语义框架中,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的同时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通过仙人掌发展模型进行分析,显示了词语语义链发展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63.
《人鼠之间》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一部中篇力作。小说中一连串密切关联的隐喻对于主题的深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作品标题、人物莱尼、死老鼠、老狗等几个关键性的隐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4.
批评隐喻视角下的隐喻是实现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本研究以2015奥巴马国情咨文为语料,研究话语者如何受交际目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运用话语策略实现自己的身份建构。分析表明: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通过隐喻构建了自己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发展的引导者和成长的看护者,而这样身份建构的背后是由政治目的所驱动,这为凸显隐喻、身份建构与政治目的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5.
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使用了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相似性是其运用的依据,相似性由具体指向具体或由具体指向抽象的指向方式与人类的认知习惯是相符的。根据凸显现的解释,隐喻思维具有相对性。泛人类经验与民族思维定势的综合影响,使得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并存,反映在事物命名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6.
体育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三个方面来探析体育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7.
英语习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来源复杂,所以英语习语的汉译是翻译的难点。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就是妻翻译意义,并尽可能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英语习语的汉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本文认为隐喻、移位法与拟人法这三个英语辞格是人类思维中三种性质不同的方式的产物,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9.
赵振华  顾丽 《现代语文》2006,(12):28-29
隐喻在传统理论中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格,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偏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逐渐发展,隐喻所具有的强大的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70.
存在者与存在之间以文学艺术为桥梁;文学叙事与存在者之间以隐喻为桥梁而指涉存在,使之去蔽、使之澄明、使之自现。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隐喻使艺术呈现艺术之美,言说了无法言说之真,实现了美与真的统一。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诗、小说与哲学在真与美的最高境界上握手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