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6972篇
科学研究   510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437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40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684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徐畔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216-21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用于修辞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因此不仅是全日制本科英语专业,也是成人教育英语专业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隐喻承载着文化的变迁和表达。文化的解读正确与否决定着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文章在对英语隐喻文化解读与成人教育英美文学专业课构建进行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92.
刘静 《海外英语》2011,(13):181-182
《二马》是老舍早期创作中很值得重视的一部作品,是作者唯一的一部把中国主人公"载到"国外做生意求生存的作品,作者惯用了擅长的幽默笔调勾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隐喻的使用随处可见,为作品增色不少。该文拟以图里的翻译规理论为视角,分析解释译者对《二马》中比喻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93.
林蓉 《海外英语》2011,(6):157+162
概念隐喻理论对词汇习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融入概念隐喻的知识,有助于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及词汇内在涵义的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帮助其推测词义,是传统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4.
纪录片《山河岁月》聚焦百年党史中的典型人物,讲述了100个充满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生动故事。本文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等多模态的话语分析,发现其通过运用多模态叙事实现了多维叙事、情感联结和主旨升华;复经多模态隐喻诠释,传递了红色精神,构建了党的形象。《山河岁月》在视听呈现、话语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创新,为党史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5.
G.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是20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研究也从传统的修辞学和语义学方向开始向认知语言学方向转变。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修辞学层面,而是将隐喻现象提升到思维方式的高度。这些认识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发展,也促进了隐喻的跨学科研究。文章以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隐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隐喻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6.
徐萍 《文教资料》2011,(3):44-46
受传统形式主义语言观影响,隐喻局限于比喻的一种,这一观点反映在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实践中,更倾向于将其归入修辞学,因而并没有将其视为一项教学内容来认真考虑。Rosch革命性的范畴化理论和Lakoff体验哲学挑战了传统客观主义理论,为人类认知思维提出了全新的诠释。作者认为,隐喻性思维通过身体经验的映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学习中的抽象概念,而范畴机制能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和产出的心智过程和基础,对理解不同文化中范畴特征具有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论文进一步探讨了隐喻思维对启发式语言教学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7.
王娟 《文教资料》2011,(21):30-32
本文作者拟将隐喻分为新喻、活喻和死喻,提出隐喻认知域中人类认知的动态性,并从隐喻认知的外部动态性和内部动态性两大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8.
朱庆颜 《文教资料》2011,(36):148-149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虽然采用纪实手法拍摄.力求客观公正地呈现“天水围灭门惨案”的真相.但是由于影片文本本身所表现的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主题的深刻性.而使得对它的多层次解读变得可能与合理。文章将分别从社会学和个体的人的角度对影片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力求挖掘出隐含在文本表面之下的寓意。  相似文献   
99.
认知隐喻视阈下的手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是研究手语本质及其认知机制的重要途径.通过剖析有声语言和手语中隐喻表达的异同,揭示二者共同的神经基础,有利于阐明手语中隐喻表达的系统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一种认知观念,隐喻与我们的语言、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本文旨在通过“灯”及“灯”类词的变体研究,来窥探语言的动态性及语言、认知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