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以林语堂为中心的《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等散文刊物,一方面积极顺应读者文学消费的需求,使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市民趣味,另一方面又竭力用文人情致来提升市民趣味,力求达到雅俗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林氏刊物在散文创作上寻找雅俗平衡的努力,为中国现代散文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2.
陈琦 《考试周刊》2014,(23):22-23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做到位了呢?或简单重复,费力而无实效;或急功近利,不得要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古文化魅力呢?文章紧扣文言特点,阐释了"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五大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效,发挥文言经典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3.
朱敏 《考试周刊》2014,(37):84-84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这就是教学情境的价值。在英语教学中,要让知识的"盐"溶于情境的"水"中。在教学实践中,要摒弃形式化的、缺乏真情实感的教学情境,将情和境相融、知识和生活相连,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智慧在情境中生成,彰显英语教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4.
正说起景山公园大家都无比熟悉,但是要说景山还完整地保留着元朝皇帝留下的、具有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体系的全部实物,那就是鲜为人知的事情了。但事实确实如此。至今,景山仍然保留着元代皇帝的亲耕田、元代的灌溉水系、粮仓、官砝、水碾遗物以及水井等,正是由于这些元代的遗物存在,景山才成为中国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最为典型的象征,元代皇帝的亲耕田就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145.
正说服不仅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学问。面对一群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使说服达到良好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掌握说服的艺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说服学生时,以下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一、幽默式说服所谓幽默说服,就是拐弯抹角、幽默暗示地说,让对方顿悟,心领神会,最终达到让对方理解、信任自己,接受自己提出的建议。有一次,我发现班里有  相似文献   
146.
正一、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  相似文献   
147.
《红楼梦》小说有多个题名,它们在《凡例》中出现的顺序与在第一回交代其由来时的顺序略有不同。《凡例》中的顺序暗含作者攻守回环的太极笔法,且各题名有着文白雅俗的风格差异,暗藏了褒贬态度。在各题名的关系中,作者以“红楼梦”总括全题,以“金陵十二钗”指涉真事,以“悼红轩”关合“红楼梦”和“金陵十二钗”,且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一事透露了隐于文本背后的创作本事。  相似文献   
148.
元杂剧作为一代之文学值得我们去深刻探析,其作品的雅俗共赏性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大亮点。元代文人在雅俗文化交错融合的影响下创作了元杂剧,又因元杂剧中人物形象的雅俗叠加性推动了雅俗文学的进一步融合。特定时代的特定文学使得我们从作品和社会文化两方面来看其雅俗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49.
150.
正史或道学先生都指责明中叶以后“乱子套”,其实正是化繁荣、传播兴盛的表现,尽管没有崭新的传播工具和机能的出现,但还是有了新现象,在雅化圈子、俗化圈子都有了可喜的交叉,从而嫁接出一些新品种,两大化的交叉“感染”更是硕果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