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5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98篇
教育   30887篇
科学研究   2539篇
各国文化   393篇
体育   2309篇
综合类   945篇
文化理论   434篇
信息传播   551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790篇
  2015年   1892篇
  2014年   4833篇
  2013年   2865篇
  2012年   3487篇
  2011年   4031篇
  2010年   3353篇
  2009年   3214篇
  2008年   4649篇
  2007年   2919篇
  2006年   2083篇
  2005年   1835篇
  2004年   1019篇
  2003年   882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491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一玩具是游戏的工具,而愉悦有益的游戏是每个人享受生活的基本权利;因此玩具不仅是孩子们的伙伴,对渴望释放天真、回归童心的成人而言也必不可少。从一部玩具史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人类的童年史,也能够追溯社会文明的历程。木制玩具是玩具品类中的一个大类,诞生的年代很早,并且几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见其身影。长久以来,它除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本身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背后包涵着逐渐完善的人文理念。  相似文献   
982.
汪磊 《世界文化》2013,(5):50-52
说到俄罗斯面包,我们并不陌生。在中国东北,人们常叫它"大列巴","列巴"就来自俄语хлеб(面包)的音译。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自该片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上演以来,便成了我们国人用来表示"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会有光明  相似文献   
983.
一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孔,一袭侍者的黑白装束,一双温柔而夹带力道的手,在冰冷僵硬中演绎化朽为神,在无知无觉中上演一丝不苟。日本人独有的礼节给予死亡一份诗意畅想,为生者绵延儿女情长。难言小林大悟是人殓师或是艺术家,他为影片融入肮脏与神圣、诙谐与凛然、天籁与死亡。昂贵的大提琴出生便面临天折,现实世界的反复无常背叛梦想十月怀胎,瞬间成为大悟用双手葬送的第一次死亡。经他双手葬送的,还有身兼生命和食物的章鱼。或者他生来为此,生就一双命定触摸死亡的手,接连遭逢生命破产不如以此为谋生之业,进入生命的新一轮旅程。  相似文献   
984.
记者: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艺术学习经历。 田跃民:任何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大学时我在曲阜师范大学学习油画,毕业后去石油大学做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85.
<正>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2012, the Cultural Ministry of China, along with China'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V and the State Council Office for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相似文献   
986.
<正>Great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 had a famous saying that "The benevolent person likes water and the intelligent person likes mountain." Over the sweep of...  相似文献   
987.
蓝菲 《世界文化》2012,(3):18-20
苏珊·桑塔格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女人,她反对任何人对她定性、归类。然而终其一生,她却不知道被贴上了多少标签:"桀骜的叛逆者"、"美国公众的良心"、"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每个人都试图概括她,却也永远无法概括她。1968年,她亲身赴越南实地考察两周,发表了世人瞩目的《河内之行》。她重视"形式"、"身体"、"表面",她要将"疾病的隐喻"祛除,将疾病从"意义"、"隐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还疾病以本来面目。她质疑摄影的真实、可靠性,因为她深知没有人知道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会如何演变,并且还指出摄影有将现实碎片化、将灾难与惨剧美学化的危险。在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颁奖仪式上,面对以色列人,她却针针见血地指出除非以色列人退出占据的巴勒斯坦土地,否则不会有和平。莎士比亚说过:"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然而恰有这样一个女人,一生热衷于与强者为敌。  相似文献   
988.
古希腊宴会     
喻建 《世界文化》2012,(12):53-54
古希腊人认为一起吃饭喝酒是平等的标志,这里所说的平等是在价值观相近、权力相当的显赫集团的成员间的平等。当时的人们认为宴会很有必要举行,因为它有助于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同时也是保持城邦政治秩序的一种手段。所以聚餐就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项重要活动,为此雅典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就专门建造了一个地方,以供城市管理委员会中的58人共同进餐。难怪有人说:“古希腊宴会是聚会的场所,同时也建立了社会和政治身份的等级标志。”如此重要的宴会,古希腊人又是怎样举办的昵?  相似文献   
98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75-275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举办的“艰难岁月志士高风——中共中央在上海(1927~1933)史料展”于6月18日起向社会免费开放。展览通过翔实的文献史料,珍贵的历史图片.以相关事件和人物专题故事的形式,展现了1927~1933年间,处在成长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拯救民族,  相似文献   
99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7-237
为讴歌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不同领域取得的丰功伟绩,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风范,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协办的“精神如歌——上海油画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作品展”于7月18日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