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集中供热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对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越来越关心,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城市集中供热方面提出了节能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旨在为供热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当前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及规范;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桥架;采用集中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13.
清洁生产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薄弱环节。在集中供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清洁生产分析中,评价人员往往仅对锅炉炉型选择、燃料选择、粉煤灰的处理措施进行简单的评述,而不能从工艺角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从而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质量。集中供热系统主要分为热能生产、热能输送和热能使用三个技术环节,即从能源消耗角度对这三个技术环节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热的燃料以原煤为主,其他燃料的使用很少。为了提高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同时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供热质量,我国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了在城市供热中,限制并淘汰分散供热,推行集中供热的方针;采取因地制宜,多种热源、多种途径发展的方针;贯彻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城市集中供热取得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663个城市中,有290  相似文献   
15.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研发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在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建成了示范项目,经过一个采暖季运行取得良好效果。采暖成建筑能耗大头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均需要冬季采暖,但目前城市采暖仍以煤为主要燃料,全国每年采暖能耗达1.8亿吨标煤,是我国建筑能耗最大的组成部分。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西北各省区城市集中供热的不断发展,波纹补偿器作为集中热网中的关键组件,其应用趋于广泛,但如果波纹补偿器在管网中布置、应用不当,会引起整个管系的破坏,甚至酿成重大事故。本文从热力网设计中的波纹补偿器设置问题出发,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点体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夏琛  赵晓海 《科技风》2012,(11):116
本文介绍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技术在秦皇岛市热力总公司中的深入研究与升级应用,详细介绍了秦皇岛供热系统的控制原理及控制策略、关键技术问题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热网监测系统的自控部分主要是由一个施耐德PLC组成,它将现场的各种参数和状态采集到PLC中,PLC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ADSL方式传送到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将根据室外温度情况对各换热站进行调整,并把全网的平均温度信号由调度中心回传到热力站的PLC中。实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情况及不同的供热时段来控制二次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的方法实现热力站的自动运行。热力站主要由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自控屏、通讯专线组成。将一次网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交换后,将二次网热水送到各个用户,达到采暖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清洁生产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薄弱环节。在集中供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清洁生产分析中,评价人员往往仅对锅炉炉型选择、燃料选择、粉煤灰的处理措施进行简单的评述,而不能从工艺角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从而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质量。集中供热系统主要分为热能生产、热能输送和热能使用三个技术环节,即从能源消耗角度对这三个技术环节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