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5767篇
科学研究   1086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289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120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单只产品看,全部171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80.11%的产品出现净赎回,仅有18只产品出现净申购。遭遇净赎回的产品中,净赎回比例最大的是中金一号,净赎回比例达到47.11%,一半的份额遭遇到了净赎回。资料显示,中金一号成立于2010年1月13日,是限定性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于是混合债券型二级产品,该产品0-95%以上的资金都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该产品成立以来就一直是属于净赎回状态。  相似文献   
102.
有些集合问题,直接考虑并不易解决,如果改变考虑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把问题合理转化,得到简单易行的解法.下面介绍几例.一、灵活应用补集思想解题有些集合问题,从正面处理较难,一是解题思路不明朗,二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要分多种情况讨论,运算量大,且讨论不全又容易出错.如用补集思想考虑其对立面,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命题的否定"中一些常用词语的否定只是死记硬背、一知半解,致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记忆的失误而把结论搞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一些词语的否定理解起来有困难.如果我们在平  相似文献   
104.
评刊表     
大家好,本刊评刊行动现在开始。该表扬的、该批评的、应改进的、要提高的,都请大家定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一定听你们的。来吧,行使你的大权吧。  相似文献   
105.
当项目教学走进了职业教育的视野,教师经常使用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项目教学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6.
《小学时代》2011,(11):F0002-F0002,1
大家好,我来自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你在后面的栏目里,还可以看到我们家族的故事)。像大部分家族成员一样,我们能模仿人类温柔的声音,有时被吓到了,也会惊声尖叫——那时声音就不太好听了。 因为块头大,我们有个外号叫“大力士”。除了美丽的外表,我们本事还很大昵——百毒不侵。我的食谱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研究了Hilbert空间H上的贝塞耳序列,给出贝耳序列变为一个框架的一个条件,也得到这些序列和从H到l^2的算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109.
例1.(1999年高考题)如图1,1是全集,M,P,S是1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相似文献   
110.
高中数学新教材有这样两道习题 :题 1 已知 f(x) =lg1-x1+x,a、b∈ (- 1,1) ,求证 f(a) +f(b) =f(a +b1+ab) .(高一上册第 89页 )题 2 已知 |a|<1,|b|<1,求证 :a+b1+ab <1.(高二上册第 2 2页 )文 [1]作者谈了题 1、题 2的 4点思考 :①题 1中 f(a) ,f(b) ,f(a+b1+ab)有意义是必须证明的 ;②题 1不属于“恒等式证明” ;③题 1在高一现有知识范围内可以有不同的证明方法 ;④题 2可以通过构造题 1的函数来证明 .笔者完全赞同这 4点 ,并愿意作 4点补充 :1 要积极挖掘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培养发现能力题 1中的函数值关系式 f(a) +f(b) =f(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