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8641篇
科学研究   797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253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3494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1448篇
  2022年   1551篇
  2021年   1434篇
  2020年   1175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能用政府工作话语替代新闻话语给政府官员、管理者知识分子和商界白领看什么? 文风的问题表面上体现在文字上, 在我们所阅读的每一个新闻文本上。但正如冰山在海面上所呈现的只是一角一样,其最为关键的原因还隐藏在文字的背后。这些原因,宏观来说,其中有政治的,文化的。微观来说,记者的政治意识、文化视野、专业能力、采访与编辑作风, 最后才是文字是不是流畅、洗练和干净, 是不是符合新闻的文本等问题。文风体现在我们这样的大报上情况是特殊的, 我在这里所说的,仅仅是记者的采访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即是向新闻人物和事件的纵深开掘,努力表现社会生活深层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用浓墨重彩去揭示一个个重大的社会主题。它的主要特征是:撷取客观事物变动状态中的一个凝聚新闻信息的片断或瞬间,将其汇入事物发展的巨流之中,运用客观揭示或分析思辨的手法,着重揭示其表面现象背后潜藏着的历史渊源、因果关系,分析内外矛盾  相似文献   
123.
李春华  李真祥 《新闻传播》2004,(5):27-27,3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得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般性的平面性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人们不单单想获得新闻的片段和概貌,而是希望新闻报道能提供丰富翔实的多方面信息,所以新闻报道常常从表面向深层次发展,从单一型向信  相似文献   
12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一经济生活关注度的提高,经济报道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占有的比重正日益加大,各级各类报纸都纷纷开辟了财经、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类报道的专版或专栏。虽然数量喜人,但质量却良莠不齐。本文拟就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问题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5.
一、一个诱人的新栏目 2003年初,《湖北日报》B1版推出一个新栏目,叫《新闻解读》,编者在专栏的开篇语中写道:“敏锐地抓住工作、生活中蕴含丰富政策思想、人文精神、人生哲理的典型新闻现象,进行剖析透视,解说疏注,给读者解惑释疑,予人新的思想启  相似文献   
126.
魏巍 《新闻传播》2004,(7):60-60
当前,经济报道已经成为各媒体新闻报道的重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经济报道究竟应该怎么搞,怎样从枯燥乏味的数字堆积中挣脱出来,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有许多经济稿件篇幅不短,提出的问题也不少,就是“不听响”,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7.
石勇 《新闻前哨》2004,(7):78-79
新闻深度报道的水平有时往往取决于“采访”,“采访”的水平往往取决于“提问”。记者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自己说得如何,而在于如何让别人“说”得精彩。因此“提问”便是采访最先决、最重要的前提。 一、“角色”与“提问” 如果说“提问”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8.
杨先理 《新闻前哨》2004,(11):44-44
在实践中,为何有的记者只能写出平庸的报道,而有的人能写出深度、厚度和力度俱佳的新闻佳作?区别之一就在于后者具有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模式。它就像雷达的天线,以一点为依托,思维呈多维、放射性扩散,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创新因子。它是一种科学的、全面的认知和反映社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也应是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29.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有影响力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报道方式,它通过对新闻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对新闻背景全面准确的交代,揭示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它要求报道不仅要深入全面,而且要内容丰富,背景翔实,能充分揭示事件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孙华 《新闻界》2004,(4):86-87
猴年伊始,成都房地产专刊市场已是一派火热——《成都商报》每周2、4,《华西都市报》每周4、5,《成都日报》每周五,《成都晚报》每周五的黄金楼市,《金融投资报》的成都房地产报道周刊,《装饰市场报》的成都home家周刊,一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已悄然展开。本文以在成都本土较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