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58篇
科学研究   23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77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一般而言,编辑是坐在家里的。相对记的“动”功,编辑的“静”功要多一些。但报纸的编辑和记,本来就是一个分工不分家的联动整体,笔因此觉得,编辑也应该多“动一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思想的任务思的任务将是放弃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该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给思以这样的任务。尼采本着对盛行于西方的柏拉图主义,即形而上学的反动,思出了一句"上帝已死",道出了西方两千年前历史的天命,是对西方虚无主义最卓越的反对。《悲剧的诞  相似文献   
53.
宋代著名大诗人苏轼是一位精研禅机的文士,就连他的诗歌创作也充满了禅思哲理.在他的大量诗作中表现出了人生如梦、虚幻不实的主题;随缘自用、潇洒达观的人生态度;物我相融、旷淡飘渺的自然山水观,显现出浓郁的佛禅底蕴.  相似文献   
54.
崔晟 《宜宾学院学报》2007,7(4):113-114
谭峭的《化书》遵循老子“虚静无为”的治国理念,他认为由于统治阶级的多欲而使民众脱离正常的社会生产,天下游食者众而生产者少,而儒家的所谓礼乐道德等无助于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统治者应当遵循老子的无为理念,从自身做起,俭而少欲,使民足食,这样才可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统治的长久。  相似文献   
55.
刘娟 《安徽教育》2011,(2):50-5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学的优化  相似文献   
56.
放学了,孩子们陆陆续续被接走了,只剩下李勤、格格和陈彦涵在摆弄七巧板。只见他们把几块图形随便地摆来摆去,没有任何意图。我有点急了,希望他们能边摆边说点什么,希望他们能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7.
看着苍茫的天空下,风儿肆意地在广阔的天地间尽情的咆哮着,无数次的清扫着冷冻的大地. 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行走在这天地里,感到北风如钢针一般扎着敏感的肌肤.疼痛中更感到这就是冬天的主题,还有从天穹之巅轻盈而下的雪花.每朵雪花里似乎都饱含着这个冬天的冷.  相似文献   
58.
叶军 《文教资料》2011,(3):55-57
语文课堂需要"冷静"一下,教师要静下心来静心地做好课前准备,保持一颗冷静的等待之心,即要培养学生平心静气地默读、安静用心地倾听、冷静凝神地思考的习惯,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和谐起来。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教师可通过电脑制作课件,使“静”态的课本知识和内容“动”起来,使得课本的内容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点滴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0.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