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命科学导论》是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本文阐述了在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2.
本通过生命科学对高校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社会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在高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物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3.
正生态学原指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的进步,生态学已经俨然形成一个跨越各学科鸿沟、关联性极强的综合科学,衍生出如生态伦理学、社会生态学等一系列交叉学科。现如今各种优秀科技期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为了突出自身优势,不少从业者在收稿、审稿、编辑、出版等各个层面做了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在当下  相似文献   
44.
生命科学技术不仅能推动科学进步,而且能引发产业革命.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在工科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各类综合性人才,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利用抗坏血酸作为非生物稳定剂添加到啤酒中,降低瓶装啤酒的溶解氧,控制双乙酰值的反弹。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添加量在25~50PPm,可明显降低瓶装啤酒的溶解氧,有效地控制双乙酰值的反弹,相对延长了瓶装啤酒的保存期,使啤酒的理化指标、口感、风味及外观形体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6.
刘莉  董静 《科技通报》2007,23(3):360-367
综述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发育基因效应、野生种或地方种的变异、遗传(QTLs)图谱等。现代引种和育种过程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趋于狭窄、多样性减少,由此可能加重疾病、害虫和非生物胁迫等危害的潜在威胁。发育基因对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多态性效应;野生大麦和原始地方种为提高耐胁迫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大麦遗传多样性的分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野生种质优良抗性,更有效的选择耐(抗)性基因型。文末从正反两方面简要讨论了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遗传育种研究中作用。  相似文献   
47.
虫媒病害是我国农业高产稳产的重大威胁之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柑橘等多年生木本作物的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给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介体昆虫在虫媒病害的流行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虫媒病原的抗性基因研究在主要作物中匮乏,介体昆虫的抗性基因研究尚属空白,所以目前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化学杀虫剂对虫媒病害进行防治,导致昆虫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和世界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深入探索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惠共生、协同进化的机制,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多病原、微生物组、昆虫群落包括天敌等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明确病害流行、爆发、控制过程中的机制和调控关键节点,设计靶向性强、生态安全的新型调控剂和植物保护方案,均将为虫媒病毒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作的理论假说体系,包括了三者互作的核心、内层和外围组成;简要总结了三者互作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目前研究现状;明确了现阶段主要集中于植物挥发物、植物激素以及外界环境在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作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了未来在三者互作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力求为虫媒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  相似文献   
48.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受到非生物胁迫时,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清除会失去平衡,活性氧过量积累会导致植物体内氧化胁迫。文章简要概述了在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使植物体内细胞受到氧化胁迫危害,介绍了活性氧清除酶系统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该清除酶系统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相似文献   
49.
《生物学基础》作为面向高校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通过传授生物基础知识系统理论,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常识,具备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通过促进在不同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发展创新思维,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50.
非生物胁迫因子是限制植物生长、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揭示植物逆境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是阐明植物适应机制和提高植物抗性的基础。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为深入研究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主要对盐胁迫、干旱胁迫、水涝胁迫、高温胁迫、低温胁迫下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阐明植物响应和适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