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2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教育   14057篇
科学研究   6116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604篇
综合类   516篇
文化理论   478篇
信息传播   4406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594篇
  2013年   1651篇
  2012年   2058篇
  2011年   2426篇
  2010年   2021篇
  2009年   2104篇
  2008年   2255篇
  2007年   1786篇
  2006年   1426篇
  2005年   1315篇
  2004年   1011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对运动队科研团队的认识团队是指成员自觉努力,相互取长补短,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群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团队的成员互补性较强;团队成员能自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运动队科研团队是指一群具备技能互补性和角色互补性的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组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目的是为了使运动队充分发挥科技先导、服务、支持和保障作用,实现训练和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取得优异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2.
文化-绩效框架在多校区高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实现各类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累加后,并不意味着整合活动已经取得成功,还需要使各种投入要素有效结合,才能产生效益。加拿大学者Saffold提出的文化—绩效框架(culture perfor-mance framework)即是基于组织文化过程的一种模型,着眼于从组织文化到组织产出的作用过程,以及文化内涵、文化情境与文化过程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本文将文化—绩效框架应用于多校区高校,对高校通过组织文化提升组织有效性的方式、过程、效率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企业来说,领导影响力是领导活动赖以生存和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基础。而企业的发展要有员工满意度为支撑,才能保证企业稳步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企业领导影响力的现状, 探讨中国企业领导影响力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并阐明如何提高领导影响力,从而使员工满意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甚至在我们面对面坐在一起时,我依然看不出他有哪一点象个公司老总,虽然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没有固定特征,所谓人不可貌相,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春天的问候     
暖风催得花千树,燕呢啭出天籁音。掬一捧春阳,持一束春花,借百鸟鸣啼,送上我深深的祝福:关心我们的领导、关注我们的朋友、勤耕不辍的作者、忠诚  相似文献   
17.
18.
对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历史进行了简单描述,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和难点,阐明了实施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军伟 《钓鱼》2004,(21):4-4
2004年9月28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文登光威工业园隆重开业。陈光威董事长、陈亮总经理、文登市委王廷琦副书记、市人大于耿智副主任、市政府乔学模副市长、市政协时述谦副主席,以及文登市各级政府领导、渔具界的友人参加了此次开业庆典。陈亮总经理主持了开业典礼。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说法:培养一门贵族,需要连续三代以上都是富人。按照这种说法,自新中国诞生以来,还没有真正的贵族产生。 事实上,由于对私有经济的过分干预,中国在建国30多年后,还基本上没有富人。即使有,也因经济政策的反复无常以及诸多其他原因,而难逃“富不过两代”的厄运。 当前,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富人阶层已经形成,他们的子女也长大成人。这些富人子弟,是新中国第一代天然继承大量财产、天然拥有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人。 他们的财富得益于中国新的经济制度,他们能否健康成长,首先将仰仗中国经济制度的可持续性和中国的私产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