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5216篇
科学研究   355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713篇
综合类   146篇
文化理论   83篇
信息传播   30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577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71.
在我校校本课程<人造地球卫星与遥感信息技术>开发和授课过程中,我通过不断改进,摸索出循序渐进、纵向延伸的4个阶段模式.在一节课中,四类不同模式可以分别独立使用,也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72.
我们基层通讯员与其挖空心思想题目、找点子,不如融进实际工作中,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我们摸清了其前因后果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在无意间就能抓住线索,写出新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73.
自然题材的新闻,越来越在各种媒体新闻中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受众和传播界从业者的重视,这当然不能用猎奇消遣来解释,而是有深刻的文化和生活,经济甚至政治的原因,新闻从业者对此应该及早清醒认识,并尽快应用到新闻实践中。  相似文献   
974.
萧嵩 《中国集邮》2001,(9):33-33
从6月26日起,随着《芙蓉花》和《菊花》普通邮资信封的先后发行,花卉图案再次走上了普通邮资信封,形成邮资封片众星捧“花”的局面。可以认为,普通邮资信封的花卉图案系列品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与普通邮资明信片一样,继续粉墨登场,使各种花卉图案在邮资封片中的绽放奠定了基础,由此也打破了普通邮资明信片一花独放的格局,普通邮资信封与普通邮资明信片将在花卉图案发行中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975.
李华  李娅 《传媒观察》2003,(10):48-49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新闻都是一个严肃的东西。所以,当“聊新闻”在电视荧屏上出现后,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不过笔者认为,“聊新闻”现象的出现,给了“新闻”一个亲切的面孔,是可以提倡的。因为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中心,只有新闻被受众接受,其传播的最终目的才达到。亲切的面孔无疑能使受众更加关注新闻。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聊”,并不是说我们以平时“聊天”的心态来对待新闻,而是指处理新闻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湖南晚间新闻》就是“聊新闻”的一个典范。本文即以它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下“聊新闻”节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976.
黄家雄 《新闻前哨》2003,(10):66-67
一、获奖消息作品叙事特色的散点透视 本届获奖消息作品选材典型、事实重要、手法得当、特点突出,从新闻叙事的特色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本的运用与选择的题材相宜,题材新颖集约化,有形可量,新闻信息传播的含量丰富,消息味浓。 提到消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时间快速。是的,这是构成消息文本的第一要义。从质地上考察,时间快  相似文献   
977.
中国的艺术家一向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结。它在热烈奔放之中蕴含淡淡的凄凉,是极尽绚烂之后的一抹萧条,红色的多种元素、多样情怀总有无数的诠释手法,以无数的途径让观者感动。首度应法国波度文化中心馆长Gilbert Fillinger邀请,叶锦添以“红”为延伸概念,举行名为“Rouge-The Art of Tim Yip”的创作艺术展,  相似文献   
978.
979.
蒙明国 《新闻界》2003,(1):56-58
(续上期)(10)必然与偶然摄影作品与绘画作品的一个根本不同点是:绘画作品是艺术修养与功力的必然体现,即水平高的作品感染力强。如要临摹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大虾,没有一二十年的功力是不行的,即使有了一定的功力,临摹出来也未必神似。而摄影佳作除了艺术修养与功力外,还多了一个偶然性,也就是运气。如李晓斌的《上访者》这幅作品,被顾铮誉为:一个会不断被提起的影像,一个会不断提供新的解读可能的影像契机。从作者提供的背景资料看,这幅作品的诞生有点类似于今天我们记者打街。当时李晓斌在北京大街上与上访者相遇时立…  相似文献   
980.
真像一位老作家所说,人一上年纪,便会“近事模糊远事真”,整天糊里糊涂,“不知有汉”,而对以前的事倒记得比较清楚。最近看了《江湖笑面人》的几个片断,子丑寅卯不能说出一个,竞想起前些时候中央台投拍《笑傲江湖》的事来了。这事曾经热炒了好一阵子,先是发布筹拍消息,接着是金庸先生如何欢迎,表态只收1元钱的改编费,然后又是挑选主角配角的换角风波,如此等等。至于现在事情进展到哪一步,就不甚了了,大概只需“拭目以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