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389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188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41篇
信息传播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高明  陈丹 《内江科技》2009,30(1):61-61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谚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同样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反映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对自然的认识、生产经验等方面的不同来比较中英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2.
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与今日相差甚大。虽然今天我们仍在沿用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习惯用语,但实质内容己是“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83.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民族法制的现代化.挖掘和借鉴民族法制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可以实现民族习俗规范与法制现代化的统一.民族法制的现代化发展是以冲突与协调为表现的更新和重塑.  相似文献   
84.
布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和古歌,它与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拨开历史的尘埃,我们看到了布依族先民生活状况,从而揭开布依族神话、古歌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5.
生活于华南一珠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等特点,将野生稻驯化栽培以满足物质文化需求,是我国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水田在壮语中称作“那”,在广西壮族一带地区,可以看到多处以“那”命名的村落和城镇,由稻作文明衍生的壮族民间习俗,蕴含着稻作文化,在壮族人民历史生活与发展中的社会意义和人类学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6.
《诗经·卫风》因爱情诗居多,常被研究者指为“乱世之音”、“靡靡之音”。然而,透过这些情诗,后人也可以一窥两周时期的风土人情。以《卫风》为基础,可探寻当时人们的婚恋习俗。  相似文献   
87.
缘于西方的礼拜习俗的星期休息和24小时精确计时,使人们作、息区分,做事定时,效率增加,以往顺乎天然的生产、生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除了昼夜作息之外,日间在劳作之余,也需要一些间歇性娱乐休闲来调节。中国自古相传有十日沐浴之说,但民间一般只是依年节农时等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88.
江岚 《中学俄语》2010,(8):61-62
数字,给人一种单调之感,但是,它却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9.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岁除】:一年过去了。【屠苏】:美酒名,古代有农历元旦饮屠苏酒的习俗。  相似文献   
90.
6月5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在绍兴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出的100多幅作品均从全省11个地市1000多幅摄影作品中筛选而来,主要包括民族民间节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反映了浙江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全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