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449篇
科学研究   497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779篇
文化理论   125篇
信息传播   183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928篇
  2013年   920篇
  2012年   1312篇
  2011年   1460篇
  2010年   1130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703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21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突变理论中的哲学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变理论通过探讨客观世界中不同层次上各类系统普遍存在着的突变式质变过程,揭示出系统突变式质变的一般方式,说明了突变在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普遍意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2.
一、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这是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要贯彻这个“若干意见”,实施这个“繁荣计划”,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是哲学社会科学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96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家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永恒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非常重视婚姻家庭建设,他们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和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和谐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和谐思想,也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家庭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4.
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课教学存在内容设置的重点不突出、学生对"概论"课教学的期望值大与教学的实际效果差并存、大学生的思想的活跃与方向感的迷失并存等现状,要提高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课教学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转变教学理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65.
"后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思想界流传,至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理论视野,著名的研究者有周凡、曾枝盛、张一兵、胡大平、付文忠等人。在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和理论语境方面,他们分别从谱系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与传统理论研究范式的关系、与新兴的社会历史事件的关系、广义与狭义之分的角度进行了界定。在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方面,他们的观点显示出渐行渐远、已然区别、同异相杂的特点。国内学者立场各异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某些专题如社会主义策略、话语霸权等方面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未来的研究中须走出哲学领域,进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领域,从而形成支撑"主义"的整全性理论体系;还需要以詹姆逊的四个坚持为原则,建构一个统一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6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成为我们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旨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67.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不断合理化,并为中华民族创造更多更为合理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968.
《文化学刊》2013,(2):4-4
引言生于20世纪初期的张岱年先生是中国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家和哲学教育家。他对文化问题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一家,是其用逻辑实证主义的解析方法将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综合创造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创新。研究张岱年的文化哲学观,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9.
李小燕 《职业圈》2013,(35):41-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同时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开动脑筋在新时期把党建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9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中首次把宗教学列为11个需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宗教学在"国家学科分类"里早已是"一级学科",但在"高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里却迟迟难以升格,这显然与我国教育界对宗教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高校宗教学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关。鉴此,在充分论证高校宗教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着重阐发了加强我国高校宗教学建设的"三大着力点",即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扎根并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宗教学建设的国际学术视野。本文最后一部分论及的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探索经验,或许也对推进我国高校的宗教学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