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08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日光流年》讲述了一个三姓村通过自身不断的抗争欲实现延续生命却依然摆脱不了残酷命运的故事。在现在的文学批评领域中,对该作品的主题审视主要侧重于乡土批判方面。本文欲通过对《日光流年》中村民崇拜与祭祀两条线索的分析来揭示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主题由乡土批判到乡土认同的转变,并说明其在当代文学乡土小说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正追星族大多讨厌自己,同时也厌恶自己的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藉由羡慕或崇拜另一个人,来逃脱不甘于平庸的那份焦虑感;事实上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没有教导人从肯定自我之中发展出实现自己的创造力。羡慕别人显然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3.
甲骨文作为上古时代的真实镜像,蕴含着深厚的华夏民族精神。本文通过研究位于中原地区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拓片所记载的内容,来说明甲骨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具体表现为甲骨文里的"自然崇拜"观对后代"天人合一"思想数千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从"媒体崇拜"到公信力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有才 《青年记者》2006,(23):41-42
“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 “媒体崇拜”在我国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其基础是化缺乏对化的渴求,主流是信息缺乏对信息的渴求,尖端是思想缺乏对思想观念的渴求。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里,新闻媒体广泛刊登各种指示并要求受众进行学习,其宣传作用被广泛而巨大地使用,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媒体,而是承担了一定“政府件”作用,很多人甚至要在媒体信息的字里行间读出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地位被时局抬升,“媒体崇拜”广泛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是党和政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报纸上这么说的”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5.
2月中旬,从邻国日本传来消息:中国GDP总量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然而,在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公布的"十二五"经济增速目标悄然调低至个位数。此前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6.
本文试图从崇拜与信仰、强权与对抗、衰落与上升几个方面,对这位代表着智慧、战争和贞洁的女神进行解析,并从中追寻更深刻地代表着一个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远古文明文化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17.
谷崎润一郎是近代日本的唯美主义大文豪,被后世称誉为"大谷崎";不仅是日本第一位当选为美院文学艺术协会的名誉会员的作家,更是在诺贝尔文学奖中被多次提名;其创作经过了极度西洋崇拜的"恶魔主义"和痴迷日本传统的"古典回归"的二个重要时期,而《痴人之爱》恰恰正是这二个时期转型期的巅峰之作。本文从分析《痴人之爱》这一作品入手,展现谷崎润一郎西洋崇拜、东西摇摆、古典回归的写作历程。  相似文献   
118.
《雪国》的女性审美和自然审美都是极富魅力和人性深度的。象喻表述、理想倾注和哲思蕴含是其实现女性深度化审美的三种途径;人文精神渗透、物哀情怀灌注和超越体验追求则是其自然审美的三个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19.
回眸龙文化     
张竹筠 《寻根》2002,(2):4-9
在中国化中,龙的足迹无所不在。毫不夸张地说,龙化构成了中国化的底蕴和主质。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很多人对龙化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人们化修养导致的视野狭窄,倒不如说龙化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博大精深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0.
这篇英汉对照的短文介绍了佤族特有的“贡象节”。这种节日有利于生态保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