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2篇
教育   677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61.
<正>小学科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一科学启蒙课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实中,科学课的教学课时很少,需要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科学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下面浅谈本人在摸索科学课教育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一在学习辩论中激发求知  相似文献   
762.
我国近代,尤其是清代对古汉语虚词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纵观对古汉语虚词研究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虚词的认识可以上溯到公元五世纪,然而直到清代对实词和虚词的功能判分才完全明晰,也就开始了系统的汉语虚词研究。清代最重要的虚词专著有《虚字说》(袁仁林著)、《助字辩略》(刘淇著)、《经传释词》(王引之著)三部。本文通过分析,梳理了每部专著的研究侧重点,三部著作既拥有各自的价值意义,同时又互相连接,形成一座从传统虚词学研究走向近代虚词学研究的桥梁。  相似文献   
763.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体式华丽转身。虽然开放、灵活的新材料作文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展示丰富的写作才情,但从议论文文体写作情况看,从蝴蝶的角度切入的“美丽的蝴蝶,煽动了生态的翅膀”这一关注生态问题的最佳立意却成配角,全省70%的考生从蜡烛角度的“小大之辩”立意成主流:“小大之辩”这一立意可谓撞车惨烈。  相似文献   
764.
言语行为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为现代语言语用研究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而早在先秦时代激烈的百家“名实之辩”中就初显端倪的中国古代语言哲学思想,竟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思想有颇多暗合之处。  相似文献   
765.
王鹤莹 《语文天地》2014,(12):41-42
古诗词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高中的语文教学也很注重对古诗词的鉴赏,但是就目前古诗词的教学来说,鉴赏效果并不是很乐观,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抑制了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古诗词鉴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诗词字句的理解,将一首本来很美好的诗拆分得七零八落,整个诗词的意境已经被破坏掉,学生对诗词也没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766.
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为例,从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角度谈谈如何开展运算教学。  相似文献   
767.
佚书《鲁连子》目前仅存一卷,该书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道理,其势数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孟、荀儒家一派的注重规律、方法,没有韩非子法家派的阴谋权势,也受到稷下徐劫的影响,同时也印有战国时期说客的纵横风。  相似文献   
768.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其《荀子》一书涉及内容广泛,论辩严谨与荀子的学说主张相关。荀子认为,君子必辩,注重"虑"、"谋"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逻辑推理的角度,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荀子》的推理方式,窥豹其论辩魅力。  相似文献   
769.
《孝经》孔、郑注,在流传过程中有失体统,自南朝以来,代有学者不断论争。开元初政,唐玄宗有感于《孝经》师说纷纭,颇不利于弘扬"孝道"的现实,命臣僚论辩《孝经》孔、郑注的真伪、优劣。刘知幾、司马贞等人,各抒己见而莫衷一是。唐玄宗基于不纠结于"小疵"而发挥"异说",不纠缠于"门派"而弘扬"大义"的考虑,诏令搁置真伪之论而并立学官,从而在推进经术统一、"以孝治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770.
从汉代许慎以降1800多年来,汉语汉字的教学一直存在很大误区:即脱离了汉语语词确立的理据和文化背景,脱离了汉字音、形、义结合的规律。笔者研究发现,汉语语词的音义结合是具有内在的逻辑理据的,而作为记录汉语语词的可视符号,汉字不仅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认知、思维模式,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本文结合"辰"字的古音、古形、古义,将辰字蕴涵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信息和文化哲学意蕴揭示了出来,对于今天汉语汉字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