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驻外记者是报社的一支重要报道力量,做好驻外记者工作十分重要。近半年来,由于大家的努力,驻外记者的精神面貌与过去大不一样;工作质量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记者通联部组织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大家充分认识到驻外记者作为报业集团的窗口、形象、大使所肩负的责任,按照党委的要求,自觉在编委会组织领导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作为驻外记者如何搞好新闻报道,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32.
时事广场     
《初中生必读》2009,(10):14-14
●7月17日至20日,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3.
欢迎投稿     
《神州学人》2010,(9):41-41
《神州学人》是海外学子表达情思的园地,留学人员原创作品作为本刊最具特色的内容,深受广大留学人员和国内外读者的喜爱。欢迎广大留学人员积极投稿,同时也欢迎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留学生社团组织地区专稿。  相似文献   
34.
遴选机制是晚清驻外公使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一机制的考察,认为作为公使选拔方式的荐举制蕴含了复杂的政治派系斗争,而以“体用悉备”作为公使选拔的必要条件则满足了中国社会对外交“通才”的需求,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初期非计划性和非职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很久很久以前,义韦镇的果园和屋檐下随处可见黄褐色的大纸团,里头有马蜂嗡嗡地进进出出。长久以来,镇上的居民异常机警,和他们的昆虫邻居小心翼翼地和平共处。但是,这种和平被一个男孩子打破了,他在河床上挖到一块大小适中、手感刚好的石头。他本想  相似文献   
36.
付伟 《北京档案》2012,(5):46-47
正琉球曾是一个存在于东亚海域世界的独立王国,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日本冲绳。从明朝洪武五年起琉球就成为了中华王朝的藩属国,中琉宗藩关系延续了500多年。顺治三年,清朝与琉球有了最初的接触,这一年清军大将贝勒攻克福州,携滞留福州的琉球使节到北京投诚。康熙二年,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行人司人王垓  相似文献   
37.
燕行使节的中华认同观是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风向标。研究以《燕行录》为代表的中朝关系史料,不难发现,奠基于礼学体系的中朝宗藩关系从明末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朝鲜使节对明代的批判、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质疑便时有显现,其中华认同观也渐始减弱。明清易代后,朝鲜已不满足于“小中华”的自我定位,视满清入主中国为“鸠占鹊巢”而予以批判,有意识地区分出“他者”与“自我”并以正朔自冒。总体而言,朝鲜中华认同观的变化是一种,皮此渐行渐远的双向过程:自我意识日渐强烈,中华认同观因时递减,导致朝贡关系与自我身份认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38.
刘萃  李俊 《中国广播》2013,(11):56-58
国内主流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但驻外媒体在本土化报道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用活本地记者、本土化报道的要求以及平衡对外新闻传播报道策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9.
陈枫 《科教文汇》2009,(18):263-264
在国际舆论斗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国际新闻报道主力军的驻外记者发出中国的声音还远远不够,表现在原创率不高、潜在危害大。本文分析了驻外记者原创率不高的主客观原因,并从树立大局意识和国家意识、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尽可能地深入一线采访三个方面探讨了驻外记者如何提高原创率,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争取到话语权。  相似文献   
40.
出使英伦前,郭嵩焘和刘锡鸿对西方政体均有一些间接认识。出国后,他们在日记中记录了对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不同认识,既有赞赏之情,亦有批评之语。郭嵩焘甚至认为西方议会民主优于中国君主专制。但是,郭、刘二人均主张中国不宜采用西方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