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51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简要介绍了某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概况和流变计算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该混凝土面板坝筑坝及蓄水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对比考虑堆石料流变和不考虑流变的两种计算结果,分析说明筑坝材料的流变特性对面板坝坝体以及混凝土面板变形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骈文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文体,不管如何发展和演变,其特征均为"骈",即对偶、典故、敷藻与调声。对偶体现建筑美,敷藻则具绘画美,而典故两属之,都呈现一种视觉效果;唯调声乃指向听觉效果,具有铿锵的音乐美。对偶、敷藻、调声都属形式层面,只有典故独担叙述、抒情、议论甚而写景的重任,典故叙述就是用过去的事和过去的话包括这些事、这些话所发生的特定环境语境、所指涉的特定的人、事、物等与文本创作者所处之现时性的人、事、物及特殊的环境语境形成一种同构,通过典故思维,以故为新,以古况今,来叙说现今的人、事、物、情。骈文之"极则"乃六朝,骈文之"正轨"、"正声"当为庾信,而庾信的《哀江南赋》恰是典故叙述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143.
"唯我独尊"在词典中的解释基本上都是形容"佛的尊贵"或"狂妄自大者",但这些解释尚不够准确和完备。本文探讨了"唯我独尊"的来源,分析了该词的语义流变,以期进一步完善对该词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4.
王勃的骈文在形式上注重对仗和声律,达到了形式美的高峰。同时,基于对文章之道的认识以及对于前朝诗文遗雅背训的批判,王勃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了昂扬的风骨精神及壮大的情感力量,从而超越了南朝的浮靡文风,并能对当世的文学现象如“上官体”等进行革新。尽管王勃的骈文也与六朝骈文一样,会堆砌典故和学识等,但毕竟瑕不掩瑜,依旧备受推崇,巍然屹立于骈文发展史的巅峰。  相似文献   
145.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我们从历史的维度对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历程进行重新规约,探寻其内在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课程的视角寻求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性与现代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角度之间内在逻辑张力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6.
探讨汉字“摄”“影”“照”“相”等字最原始的含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曾经出现和应用的表达相同或相关含义的流变,在应用中合理地替换或舍弃,演变成现代汉语中代表“摄影”相关含义的经常性用法。  相似文献   
147.
丁玲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延续性,但同时亦有变化.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梦珂、莎菲等新式女性形象的塑造明显带有作者丁玲的个人影子.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丁玲对新式女性的看法也出现了变化,在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出现,为读者重新认识与理解新时代知识女性的独特个性与精神面貌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8.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9.
近现代以来,论者多以为唐宋"古文"是作为"骈文"对立面出现的。实际上,唐宋古文运动反对的并不是骈俪形式本身,而是文道分离的浮靡文风。韩柳欧苏不仅在理论上对骈俪相当友善,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甚至还是整个骈俪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从概念上看,"古文"与"近体文"相对,它不完全是指散行文,还部分地包含了骈文。从影响与效应的角度看,古文与骈文在唐宋以后也一直是并行发展,直到20世纪初,在现代白话文的强力打击下,才一起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0.
古文小说即渗透了古文的意趣与笔法的小说。在清末民初,受国粹思潮的影响及骈文小说的刺激,古文小说的发展呈现出十分繁兴的态势。当时的古文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在题材、主题或叙事模式上趋向新变,其中有的作品堪称现代小说的先声;一类则在意趣及写法上秉承了传统,其中产生了复古意味甚浓的古文体传奇和初步呈显自叙传小说特质的作品。由于作品的纪实和载道功能被有意识地强调,清末民初的古文小说在发展中出现了过度向古文靠拢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