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50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新华社报道,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上展出的国家公祭鼎的正面,用骈文体写成的铭文共160个字,魏碑简体字,内容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鼎浑然一体。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对遇难同胞的痛悼、祭奠,以及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和平宣言》,是第13份  相似文献   
82.
骈文是六朝政治权力运作的重要工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政治表达,是政治活动与书写美学相结合的产物。骈文书写与政治运作的深层关系,在于它不局限于政治运作过程的文字记录与呈现,而是其本身就是政治运作审美化的体现,以审美的形式赋予政治活动美学魅力。骈文书写与作者政治身份关系更密切,是他们直接参与政治运作的手段。作为政治行为的骈文书写不是单纯的文学写作,服务于政治的目的制约着书写形式,不同的政治意图决定了骈文书写内容的侧重点和艺术风格的选择。  相似文献   
83.
明末清初,因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士人的危机感顿然加剧,社会上逐渐形成以经世致用和博古通今为主的学术思潮,这两种思想深刻影响着清初骈文的内容和风格。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清初骈文家如陈维崧、吴绮、陆繁弨等皆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故清初骈文具有时代感和重情意识;而崇尚“博通”的学术追求,反映在骈文创作上表现为追求富丽典赡之美。清初骈文内容的充实和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清初骈文的复兴,为清代中叶骈文全盛开拓了路径。  相似文献   
84.
骈文名称在清代出现了从“四六”到“骈文”的演进,这种演进结果在民国时期得到定型。伴随着名称演进的是对四六与骈文的辨析。“骈文”取代“四六”,辨析四六与骈文,是骈文尊体思想在正名与辨体两方面的体现。骈文发展演变的阶段性与名称的演进相吻合,这为辨析四六与骈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清代、民国文论家主要从三方面来辨析四六与骈文:1)从创作领域来辨析,认为四六局限于世俗应用应酬,而骈文则突破了这个藩篱;2)从行文句式来辨析,认为四六不仅是四六行文,而且全篇对偶,而骈文则相对自由;3)从审美效果来辨析,认为四六“无复作家风韵”,而骈文则富有文学色彩。名称的演进与对四六骈文的辨析,明确了骈文文体意识,提升了骈文地位。  相似文献   
85.
民国时期不同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鲁迅书写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早期少数文学史集中在对于鲁迅小说的印象式评价;中期文学史中的鲁迅作品得到多维丰富展示,鲁迅文学地位逐渐提升,思想家地位基本确立;后期文学史,鲁迅的"革命者气质"得以凸显,阶级论中革命者的形象初步形成。民国时期文学史中的鲁迅书写,是鲁迅文学史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与思想资源,体现了丰富的文学史观念与个性化的鲁迅映像,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鲁迅认知与鲁迅书写的重要传统,对我们全面认识鲁迅有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民国时期文学史中的鲁迅书写大多无法跳出印象解读的局限,缺乏文学历史的宏大视野与较为科学的文学史系统。  相似文献   
86.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不同时期都塑造有母亲形象。这些形象既有共性特征又有时代的形象流变。总体而言,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母亲形象经历了由最初的共性突出到第二时期的个性突出,再到第三时期共性与个性双重模糊的变化过程,这种形象的流变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87.
自清代以来,明代就被认为是骈文的衰微期。其实,晚明骈文已从明、暗两线振起。明线主要表现为四六表启走向繁荣,特别是启文盛行;暗线则主要表现为不以“四六”为名,但具有骈文之实的六朝文流行,序跋、辞赋等都可使用骈体。清初骈文延续这一态势,但偏重于学习六朝骈文而不是宋元明四六,从偏于应用性转向更重文学性。这种演进不仅实现了骈文对“四六”的超越,完成了体裁、题材和风格新变;同时又追认六朝之文为骈体,区分骈文为六朝体、唐体、宋体,批评宋元明四六局限于馆阁公牍等,从而确定了“大骈文”范畴,进一步彰显了骈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推动了清代骈文的复兴,促进了中国骈文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88.
该文植根于高中语文教学研的实际,着眼于高考对学生古诗解读鉴赏能力提升的高标准要求,探索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流变特点和趋势,研究学生诗歌解读鉴赏能力提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林艳 《东南传播》2014,(8):130-132
影视音乐是影视这门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我国20世纪初出现的电影音乐到当今影视音乐的审美风格流变的过程进行简要的概述。结合相关影视音乐作品,对我国各个时期影视音乐风格特点及成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0.
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意象始终作为重要的艺术策略运用其中。不论是1980年代"黑夜"、"死亡"等面向躯体的意象建构,还是1990年代至新世纪以后,"植物"、"家居"等日常生活场域的智性之思,以及面向底层社会的"工业"、"疼痛"等意象所产生的切身体验,均展现了女性诗歌对意象艺术的重视与探索。意象艺术使得女性诗歌的审美日趋多元,对诗歌本体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