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以杰生与其他角色的五个典型对话为语料,综合运用话轮转换策略、不礼貌策略及会话含意理论进行文学语用分析,从对话中的细枝末节揭示杰生的邪恶性格,如他对旁人的咒骂与怨恨,他的自怜和自我膨胀,以及其唯利是图的本性等。同时通过杰生与他人的对话动态揭示人物间的矛盾关系,尤其是他与迪尔西作为恶与善的极端代表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的博弈,阐释了作品最深刻的主题,即唯有爱与坚忍才能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62.
凯蒂·康普生是<喧哗与骚动>作者从四个不同角度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她从美丽善良最终走向堕落,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探析其悲剧成因,受南方妇道传统影响的畸形家庭环境无疑是令她步入深渊的直接原因,而南方清教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南方妇道传统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则是使其走向最终堕落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3.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与海明威齐名的美国文学巨匠.其思想深受亨利·柏格森强调变化和生成的生命哲学的影响.<喧哗和骚动>中的人物创作体现的是"固定的身份是从体验和变化的洪流中产生的"这种生命哲学思想.目的在于说明,人不能固守在过去或现在之中,也不要试图控制时间的流动,而是应该去适应变化.那些不能接受变化的人,最终不是自我毁灭就是遭人毁灭;而那些能够在时间和变化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的人,才可以幸存下去.  相似文献   
64.
张茹 《文教资料》2009,(35):15-17
福克纳在小说形式和技巧的创新方面成果丰硕,本文对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进行结构分析,从叙事时间入手,解读其文本四部分之间在时序、频率与时距上的变换过程,探讨福克纳叙事技巧对主题蕴含和读者审美体验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5.
于艳华  周萍 《教书育人》2009,(11):112-112
《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具有高度的认识、概括能力。尽管《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显得扑朔迷离,有的部分的确如痴人说梦,但实际上它通过一个南方庄园主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变化的一个侧面。南方原有的社会体制正如康普生家族一样分崩离析,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66.
神之手     
有朋友问我,如果你会拥有且只能拥有一种超能力,那么你最希望拥有哪一种?我当即回答:拥有一双仅凭触摸就能治愈任何疾病、为天下人解除病痛的神之手。语毕,我却立刻陷入沉默,因为我无法想象我真的拥有了这种能力之后,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无数的人恐怕会因此陷入一种怪圈——世界各  相似文献   
67.
汤仲雯 《文教资料》2011,(18):27-28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塑造了南方破落家庭康普生一家的诸多悲剧角色.只留下年迈的黑人女仆迪尔西给人带来一丝希望。本文通过分析迪尔西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美,挖掘作者对于基督精神重生的呼唤。  相似文献   
68.
福克纳在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突破物理时间的束缚,通过多层次的时序倒置、意识流及多角度的叙述手法,揭露美国南方贵族衰败的景象。结合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本文主要分析该小说中时间的处理方式及小说中人物的时间意识及时间价值观,并探讨时间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时间观,理解这部小说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69.
邓凌云 《考试周刊》2011,(46):33-34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塑造了许多弱智型的特殊的人物,尤以《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为典型代表。班吉作为一种病态、智力低下、动作迟钝、语言机能不健全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作者对边缘人的态度——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呼吁人性回归的意愿。  相似文献   
70.
没有光怪陆离的霓虹灯闪烁,没有车水马龙的流光溢彩,也就没有恼人的喧哗与骚动,没有让人厌烦的千篇一律。古城大理,你还是那么独一无二,耐人静静地寻味。近处,夜色中两排毗连的屋宇,如同苍笼叠翠的山脉,深藏着人间的情爱和温馨,深藏着物我一体的智慧与和谐。狭长的街道透着乳色的灯火,成了雾霭香岚游荡的山谷,舒缓而缠绵,浸润着古城的五脏六腑。远处,或许在即将消失的地平线上,横列着一溜星辰般的灯光,渐行渐远,消融在一片夜的漆黑。它,黑得那么静谧,那么安详,吞没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