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郑金洪 《寻根》2011,(2):138-141
连姓溯源据《姓氏考略》载:"连姓出自黄帝裔孙颛顼的曾孙陆终三子惠连之后。"其后裔就以他的字为姓。《姓氏考略》又载:"楚连尹、连敖,皆官名,以官为氏,望出上党。"上党,秦置郡,今山西沁水以东地区,即连姓上党郡望由来。  相似文献   
72.
刘红 《华夏文化》2011,(4):30-32
张骞(?-前114年),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汉中城固)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中亚交通的凿空者,被中外士人推崇赞扬了两千多年。他的功业事迹在《史记·卫青传》、《大宛传》和《汉书·张骞传》中都有扼要的记载。  相似文献   
73.
荣新江 《寻根》2006,(1):4-9
西域地区(这里用狭义,指古代新疆)大概从东汉末年开始,就流行印度传来的佛教,经过近千年的漫长岁月,佛教在西域地区广泛传播。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绿洲王国,如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焉耆、高昌(今吐鲁番)、楼兰(今若羌),等等,都已变成佛教王国。规模不等的一个个佛教都会,点缀在沿塔里木盆地南北缘东西延伸的丝绸之路上。这里的佛教信众,不时送走一批东去传经的中亚、印度和尚,又迎来一队西来求法的中原僧众。然而,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主要通道,所以除了佛教之外,发源于波斯(今伊朗)…  相似文献   
74.
班姓探源     
李英斌 《寻根》2002,(5):104-107
据《中华姓氏大全》载,班姓来源有二说:一是楚国若敖(熊仪)的孙子 於(字子文)生后被弃于诸梦泽,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以班为姓,《西溪丛谈》认为班应作“斑”;另一说是班氏为楚国令尹班的后代(见《风俗通》),《通志·世族》则云:班以名氏为姓,谓强生班,因氏焉。其实两说同出一源。远祖追根春秋时代楚国熊生熊仪,谓之若敖。其后有子文,子孙以为姓(不作“斗”,另有“斗”姓,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宋史》有斗盖)。《史记·楚世家》称若敖出于芈姓。鬻熊之后,以熊为姓。熊姓的来源相传为黄帝有熊氏之后;另一说是周成…  相似文献   
75.
隋唐时期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域乐舞包括龟兹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及高昌乐舞等,由于其本身音律悦耳、舞姿优美,人们普遍喜爱,加之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皇帝的提倡,隋唐特别是在唐代在中原许多地区广为传播,京城长安、东都洛阳一带尤其盛行  相似文献   
76.
荆州学派是汉末一地方性的经学派别,是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及南学的中间环节.它的形成、发展与解体无不深受着刘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琅琊自秦汉以来便以其特有的地缘政治之优势受到历代朝廷之重视,由于史料记或匿乏。作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设三十六个郡之一的琅琊郡的户籍与人口的数量我们不得而知。但刘邦建汉后琅琊作为齐国之东部屏障,加之其丰饶的物产、庞大的户籍人口数量以及特有的地缘政治特点,却越来越受到朝廷政治之重视。魏晋以来随着门阀士族政治的崛起,琅琊地缘政治之色彩亦更加浓厚,虽然因战争等原因琅琊之地域以及郡制不断迁变。但琅琊却因其地缘政治之优势一直受到朝廷以及世人之关注。  相似文献   
78.
汉魏六朝是望族发展和大姓郡望形成的关键时期。望族发展固然与时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的变迁、宗族势力的兴衰、望族与皇族之间及望族与望族之间的婚姻等关系密切,但望族是否具备内在的自觉、自立精神与文化优势,这才是决定其兴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79.
试论6-8世纪吐鲁番地区人口平均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麴氏高昌国(502—640年)和唐代西州(640-792年)时期是吐鲁番地区发展史上很重要的历史阶段。吐鲁番出土资料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时期,相关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笔利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资料,对当时的人口死亡年龄进行了统计,发现唐西州时期人口平均死亡年龄较高昌国时期降低了4.79岁,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一个庞大帝国的边州所承受的压力,从一个特殊的方面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80.
汉中郡始置于公元前312年。秦汉中郡治西城县,与战国时期秦楚相争的历史形势有关,其意在于防楚、逼楚。东汉初,汉中郡郡治由西城迁至南郑,与两汉时期大一统形势下褒斜道的重要性以及汉中郡战略作用和地位的变化相关。汉末曹魏时期,在魏、蜀争夺汉水流域的历史背景下,“东三郡”从汉中郡中分化出来,并使汉中郡辖区缩减为仅局限于今汉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