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的代表作.从近年来新兴的生态批评理论视角看,该小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关照,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深情描绘与赞美,体现了哈代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意识.  相似文献   
32.
今年3月27日习主席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我有幸与会聆听,最近又学习了习主席于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的讲话,再回顾今年1月习主席给留德学生的回信,结合本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认识,谈点自己的感触和体悟。  相似文献   
33.
哈代的"环境与性格"系列小说中,自然环境都和人物的性格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哈代《还乡》笔下的爱敦荒原也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和灵性,好似冥冥之中掌握人物命运的神灵。《还乡》中人物与爱敦荒原的亲疏关系也决定了他们最后的命运。作者从克林、游苔莎、文恩和朵沁与荒原的亲疏关系深入分析了人物最后不同的"还乡之路",揭示了哈代眼中人物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  相似文献   
34.
《还乡杂记》是何其芳的第三本散文集,自20世纪30年代末问世以来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经历了跨地区、跨时代的多次修改。运用版本批评的理论方法,系统梳理《还乡杂记》版本的变迁历史,概括分析其修改内容,讨论时空变迁背后的政治话语、文化机制对文学文本生成的影响,探寻何其芳的自我改写与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35.
作为旅居海外的70后作家,张惠雯的写作善于通过寻常人事的日常生活来发掘人性中的善与美。张惠雯的新作《飞鸟和池鱼》中所收入的短篇小说,大多以还乡为主题。作为叙事者的还乡人,他们循着回忆的足迹,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在叙述与追忆、寻找与失去、道德伦理与个体欲望、公共场域与私人空间等多重张力当中,通过与故地、故人、故我的三重探寻来关注人心、人性的变化,道出人生无法避免的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36.
哈代小说中大量的利用了偶然巧合的因素推动情节发展,其巧合性因素的综合应用使其故事情节迂回曲折,跌宕起伏,令悲剧节奏张驰有度、快慢交替、鲜明而富有弹性美。本文试从哈代《还乡》文本表层分析中剖析其巧合手法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37.
人之所以为人,或许正在于人性固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性。作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主体较之一般社会人似乎更具有其异样与多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于作家即创作主体内在的生命,故而把握了创作主体的复杂内涵方可真正走进具体文本,了解潜隐于文本深层的多重意蕴。基于此,把握作者生命主体构成的多元与社会的整体关联也便成为切人文本的有效路径之一,新的发现与言说也可由此而开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多注重文本的外部研究,而忽视对作家主体做深入、具象的解析,  相似文献   
38.
当代哈尼族文学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是一种与新中国初期少数民族文学题材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解放"叙事相反的叙事模式。这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还乡"叙事,它强调对母族祖先的寻根、对原始自然和素朴人性的追寻、对原始宗教信仰和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暗示。  相似文献   
3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  相似文献   
40.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至善至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他们理想的境界。他们关注人性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希望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