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部作家赵光鸣一直以写西部流浪者闻名,其主要关注点是往来于内地与边疆的移民。自从2007年起,赵光鸣改变了以往游动的视角,而将注意力置于新疆偏远地区的维吾尔人。透过作者冷静呈现现实的笔触,深层的人文关怀得以凸显。文章主要讨论南疆系列小说中城与乡关系的文化蕴含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苏童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对遥远故乡的情感寄托,他将一些带有现代哲学意味、有关生存困境的情绪和故事放到枫杨树故乡背景之中,让乡村旷野的宁静映衬生存的焦虑。本文就其小说中的逃亡与回归以及该母题在作品中的具体显现作浅析,试从根源上寻找作家创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83.
成语,古已有之。"夭桃秾李""凤凰于飞"见于《诗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载于《山海经》。《周书·史宁传》语及"衣锦还乡","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明史·吴时来传》说到"宵旰忧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相似文献   
84.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散曲中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睢景臣因创作此曲,而被列入优秀散曲作家之列,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钟嗣成,在他的《录鬼簿》中说,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那么其"新奇"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从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立意新颖,讽刺辛辣综观全曲,《高祖还乡》主要艺术特色是立意新颖,讽刺辛辣。所谓新颖,就"新"在否定皇权至上的立意  相似文献   
85.
韩王李元嘉(619-688),唐高祖第十一子,唐前期书画家,晚年因参与策划起兵讨伐武后事泄而自杀.事迹两<唐书>均有记载.然者近读<旧唐书·韩王元嘉传>,发现有两处明显的舛误,兹略考述之.  相似文献   
86.
一、历史与文学:大相径庭的两个刘邦形象 以同一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而塑造出大相径庭的形象.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不乏先例。但是,同以刘邦为蓝本、又同以刘邦做了皇帝的第十二年十月“还乡”为创作素材.司马迁和睢景臣却给我们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且尖锐对立的形象.实属罕见。这两个刘邦:一个典雅庄重.是关心民生、对故土乡亲一往情深的贤明君主;一个则低俗卑劣,是恶德昭彰的小人、市井无赖。  相似文献   
87.
从伦理角度看,哈代<还乡>中主要人物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物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对伦理原则的违背所导致的矛盾.姚伯太太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违背了代际伦理原则,束缚了儿子克林与侄女朵荪的自由意志,不仅导致了她与克林之间的亲情悲剧,而且对克林的婚姻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朵荪成为一桩悲剧婚姻的无辜受害者.游苔莎与韦狄在处理各自的家庭关系时则置婚恋伦理于不顾,双双招致了殒命之灾,从而导致了各自夫妻关系的解体,给两个家庭造成了悲剧.  相似文献   
88.
《还乡》采用“双重视域”的艺术手法再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的政治风潮。小说中同时存在两种评断是非的标准:一种是爱憎分明的倾情投入,一种是太上忘情的冷静审视。从而既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又有超越私人恩怨的形上审视,突破了以往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记忆”书写时“非左即右”的简单模式和政治偏见,在还原历史现场和时代人心的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9.
90.
《大观周刊》2006,(44):49-49
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八九十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