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6篇
教育   2463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3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张松多 《华章》2011,(8):51-51
五言诗的发展巩固主要集中在魏晋时期。建安以来,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作家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次文人诗歌高潮。他们的创作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43.
史伟 《华章》2011,(28)
魏晋时期,竹林名士嵇康以其毕生实践着理想人格.但实际中,嵇康对理想人格坚持的背后,时时充满了屈从现实与坚守理想,入世关怀与出世逍遥的价值困惑.嵇康的困惑,虽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可说浓缩了中国传统社会文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因之他的形象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44.
钱晶 《华章》2011,(14)
魏耕是明清易代之际的一位诗人,除了从事诗文创作,与友人相互唱和外,他还投身于复明抗清斗争中,并终其一生,以身殉国.本文将从感怀身世飘零、终其一生矢志抗清的思想溯源、"风流散淡事沈醉"的行事作风,三个方面来分析,朝代更替,时代动乱下,魏耕作为一个矢志抗清的文人的心态、心理路程.  相似文献   
45.
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得到表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饮酒疏狂,对此,宋代词人在行为处事上都存在着隐性接受。唐宋词中"酒"的意象往往不是孤立出现,而是伴随着以疏狂为代表的文人化情感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6.
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为了能够在中国立足生存,在汉代被视为神仙方术,在魏晋时期,以玄释佛,以佛解玄,佛玄开始融为一体,但般若学的空有之辩和玄学有无之旨却不是殊途同归,相反,它们在相互融通、矛盾斗争中分道扬镳、各显本色。  相似文献   
47.
一般认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为"科举及第,洞房花烛"的大团圆结局。事实上,常见的此类小说在这一结局之后还有一个"辞官归隐或者虽在任上却无意仕进"的萧寂尾声,这和前面的团圆喜庆结局形成巨大反差。这种结局的设置,与明清易代之际才子佳人小说家们对于科考功名既追慕又弃绝的复杂心态,隐逸文化传统在江浙一带文人身上所发生的新变以及小说创作商业化文人化色彩加强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全面把握这一时期中下层文人的心理结构与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8.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的研究,传记式的论著占据着重要地位。此类著作以传主的一生行事为中心,涉及其生平、交游、思想、著述等各方面内容。论者多使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意图理解传主在不同人生阶段中的不同心境,进一步分析其生命历程对其文化活动的影响。若传主本身创作成就突出、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且大都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9.
陈新春 《甘肃教育》2011,(24):59-59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1首次收录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许多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通过积累与整合,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学会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通过品味文章。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可以说,教师已经基本把握了解读这篇文本的锁钥。  相似文献   
50.
唐代文学创造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但唐代文人的处境,却普遍悲凉。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部分身世坎坷,英年早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