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6篇
教育   2463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3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式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延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72.
文人画家是有士大夫气息,高蹈于山林、胸中有气味的中国传统文人精英。文人画家历来鄙视专业画家与画工。戏剧票友视戏剧为修身养性的雅趣,是娱己娱人的享乐方式,其内心视那些专业戏剧演员为“戏子”、“贱业”。文人画家与戏剧票友利用自己话语霸权把他们的审美好恶强加给了绘画和戏剧,并影响了绘画与戏剧艺术的发展,从而造就了文人画家与戏剧票友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取向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魏晋时期舞蹈的几个典型特征入手,逐层深入,分析这一时期的舞蹈对“人”所表现出的极大关注.从而引出魏晋舞蹈所具有的纯舞情势、关注人性、超凡脱俗舞蹈具有的正是这样一种现代精神下的现代性物质,这也正是许多现当代舞蹈所缺乏的本质特征。最终通过分析探讨魏晋精神对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中国,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名字。三皇五帝千秋万代,华夏大地的经典,从没有消亡过。先秦诸子的思想,汇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然记得庙堂之上孔子的"克己复礼";山林之中庄周的"无功无名";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孟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相似文献   
75.
Jane 《中文自修》2007,(5):9-1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说起陶渊明,人们便想到了《桃花源记》,那样美丽多姿的世外风光多么让人向往啊! 陶渊明一生任性而为,拥有着飘逸潇洒的“魏晋风度”:他主动要求做官,却又主动辞官归隐;他可以读书“不求甚解”,也能够弹奏奇妙的“无弦琴”,甚至还不拘小节,“取头上葛巾以漉酒”…… 在最黑暗的年代,陶渊明保持了一颗天真的赤子之心和一份恬淡的情怀。就让我们透过那些灵动的文字,去捕捉他生动的侧影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6.
在中晚唐以来的世俗化浪潮与五代西蜀地区享乐风气的共同推动下,文人词与民间词相互借鉴吸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花问词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77.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除了名和字外,一般还有个特殊的称呼——雅号。这些雅号,往往是别人根据其名篇佳作而“赠送”的。了解雅号,认识名人,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8.
我辈钟情     
董哲楠 《当代学生》2011,(24):39-42
留言编者所有的,所有珍重都来吧——在这里倾诉与细语。寒气渐深,却总有爱与钟情让你体味无限春温。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代题记  相似文献   
79.
(五)语言篇     
常见病症病症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考场作文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词不达意,病句连篇,错字迭现,让人无法看懂实质内容。甚至有个别考生将前面的阅读分析文段的内容照抄,或是将作文材料抄写一遍,然后天马行空乱说一气,这样的作文让人不知所云。病症二:直白低幼,缺少张力这是初中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之一。这样的作文虽然文从字顺,表达清楚,但是文章语言表述不符合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脸谱化严重,个性特征不鲜明;人物语言不分场  相似文献   
80.
郢书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而非书意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