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95篇
  免费   19篇
教育   24793篇
科学研究   435篇
各国文化   391篇
体育   328篇
综合类   776篇
文化理论   210篇
信息传播   118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685篇
  2014年   1773篇
  2013年   1657篇
  2012年   1968篇
  2011年   2784篇
  2010年   2335篇
  2009年   2239篇
  2008年   2367篇
  2007年   1482篇
  2006年   1361篇
  2005年   1126篇
  2004年   1363篇
  2003年   1184篇
  2002年   1064篇
  2001年   952篇
  2000年   687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黄静 《武陵学刊》2022,(6):90-95
刘禹锡文集中保存着大量的诗歌自注文献。刘禹锡的诗歌自注,具有中唐诗歌自注叙事性与纪实性的特点,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提供了刘禹锡生平经历的细节,补充了史载文献的不足,记录了贬谪期间当地的风土民俗、社会关系等。它还反映出刘禹锡诗歌精于用字、用典等特点。刘诗自注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读者意识与传世意识。透过自注,读者既可以考察刘禹锡之创作、行迹,还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刘禹锡的文学观念以及诗歌的内涵。可以说刘禹锡的诗歌自注,不仅提供了诗人自我表达的渠道与途径,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读者理解的偏差与误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2.
诗圣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是我国艺术宝库、思想宝库中的瑰宝。杜甫的心路历程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在杜甫心里,家就是国,国就是家。这便是他诗中的家国情怀。教师可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来讲解杜甫的诗作,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杜诗的特点与思想内涵,更好地理解与传承杜甫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3.
144.
拓展诗性思维提升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要借助于诗性的智慧。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  相似文献   
145.
王小航 《黑河学院学报》2022,(1):117-118+124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擅长以朴实简单的意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弗罗斯特诗歌主题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等的矛盾复杂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修墙》中的反讽手法和《摘罢苹果》中的隐喻手法的运用,成为其文学写作的典型手法。  相似文献   
146.
147.
文章从构图、色彩、形神三方面分析了张舜民诗歌的绘画美,指出以绘画之法融入诗歌创作是张舜民诗歌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8.
胡金木 《教育与职业》2007,(13):102-104
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四川荣县人.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28年到1937年,由党派往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8年回国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等职,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9.
卢筱雯 《江汉学术》2021,40(4):63-72
在当今的离散讨论中,身份认同的诘问、"家"在何处的命题伴随着全球化加剧移动的速度,移民对文化、社会的认知不再仅局限于单一面向,逐渐扩张为男女性别的冲突、个体价值的探索,甚至是后殖民的问题与研究.华裔离散诗人、作家作为中西方的沟通桥梁,为异质文化下的离散经验提供许多案例,特别是中国移民女作家以独特的双边视野建立写作框架,...  相似文献   
150.
易彬  陈璐 《江汉学术》2011,(3):23-27
彭燕郊的诗里有两类基本话语:沉重的话语和唯美的话语.尽管在不同时段,"沉重"与"唯美"话语的内涵有所衍变,但它们始终相互渗透、相互纠缠,共同合奏出了彭燕郊诗歌的创作主题.这些诗篇不仅充分呈示了彭燕郊以诗的方式对于时代的担当,更见证了彭燕郊对于个性与气质的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