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2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赫·劳伦斯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同时也是劳伦斯最倍受争议的一部小说,小说以康妮与梅勒斯的偷情为主线,以自然的树林为依托,极力的鞭笞了工业文明下的生态破坏,赞扬了自然中人类灵与肉的结合。同时,劳伦斯通过塑造代表工业文明之子的查泰来爵士、代表人性的查泰莱夫人:康妮和代表自然之子的守园人梅勒斯,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呼吁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  相似文献   
492.
吴华  华瑛 《世界文化》2000,(1):33-34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斯大林经常在莫斯科郊区的别墅里,召集苏联党政军要员开各种会议。会后,他常常同与会共进午餐或晚餐。  相似文献   
493.
本文试图对<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进行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历史还原、取舍扬弃并进行文本再创造,借以探究"话本"的阅读、鉴赏思路.  相似文献   
494.
笑笑生和劳伦斯都否定了各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并揭示它们为衰亡文化。二者都注意到性与文化的生死存亡问题。前者认为性宣泄使个体和文化趋向衰亡,但未认识到宣泄正是对封建文化极度压抑的反作用之形成,压抑的文化机制才是导致人和文化趋衰的根由。劳伦斯则深刻地认识到这点。关于文化的再生,劳氏肯定张扬合乎生命法则的性能再生文化。笑笑生缺乏这种逆向思维,他在封建文化的线性思维模式的定势中,认定从根本上灭绝人欲的佛文化才是可选择的文化前景。两书同时揭示了苟合文化是一种畸变的、死亡的文化。明代的文化苟合使资本主义文化因素矢折于萌芽态,这是中国文化未能在明代就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5.
496.
玛丽·拖德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妻子,她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总统夫人,尽管在世时她受到的多是嘲笑和责难,但今天的人们却以更大的同情心来看待她那略带悲悯的一生。玛丽出生在美国南部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她的家族历史是非常辉煌的,祖父辈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还当过将军和州长。虽然生活在如此显赫地位的家庭中,但玛丽的童年却是不幸的,七岁时母亲去世了,丢下了她和她的几个兄弟姊妹,他们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叫贝特西的女人,这位继母为玛丽又添了一大群弟弟妹妹。玛丽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她曾就读于家乡一所法…  相似文献   
497.
该文综述国内近年来关于对盖斯凯尔夫人小说的探讨,揭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阶级矛盾及女性问题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同时,对其他生活化的主题也初见端倪,指出其今后研究将趋于多角度,跨学科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498.
劳伦斯是一位被西方评论界认为最醉心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作家,他将精神分析运用于创作,不是不谋而合,而是有意为之的。劳伦斯对世界文学的杰出贡献,正在于从他开始的精神分析“情结”使小说中的性爱意识、性爱描写进入到了一个哲学与审美双重意味的高度,使之彻底地与“淫秽”分离开来。他试图从人的性欲本能的自然发展中寻求维护人性的新信念。  相似文献   
499.
通过对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性爱母题的解读,探讨这部作品的内部因素——在性爱母题下重返伊甸园的人性主题及性爱母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并从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出发,发掘创作主体的性价值取向,最后肯定了其性爱母共同意义:复归人性达至性爱涅槃的现代伊甸园。  相似文献   
500.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它以每首中“起承转合”结构为基础,来完成整个诗集结构的“起承转合”。无论是一首,还是整组诗集,都向读者展示了“爱情”与“死亡”之间的抗争历程,达到了协奏曲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