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3752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178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5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资源利用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其中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主体不明确是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宅基地继承机制。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主体的明确能够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主体按照是否有继承主体资格进行分类方式,不符合继承主体条件的,可以有偿获得;符合继承主体条件的,可以有偿退出,以达到权责清晰,可以使宅基地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52.
快播案件的实质是技术与法律的问题,技术中立能够实现对主观状态的屏蔽,进而影响案件性质的正确认定。技术中立的源头——美国,通过三个案例的演进对技术中立的认定已有新的发展。技术中立应更注重维护公共利益,因此快播案中对技术中立抗辩的认定,应当符合技术开发者对技术应用以及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负有较高的注意和防范义务这一世界通行标准。快播案中被告人的主观意识,显然具有主观故意,综合社会风险和法律效果,本案宜采用阶层性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3.
刘峰 《华章》2011,(24)
米兰达案的判决主文由五个部分组成,从论证过程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步,拘禁讯问中迫使供述的非正压力,构成第五修正案意义上的"强迫";第二步,这种非正式强迫因素出现在任何拘禁讯问中;第三步,为摆脱拘禁讯问中这种非正式强迫,应当在讯问开始前由侦查人员精确详细地向被讯问者告知他在讯问中所拥有的权利.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这三个步骤论证米兰达判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教师在教学案教学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  相似文献   
55.
近30年来,大陆学界对宋教仁案从多个角度和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在宋案真凶问题上,很多学者不再认可袁世凯主谋说,提出了陈其美主谋说、应桂馨主谋说、洪述祖主谋说等多种新观点。一些学者考察了宋案后黄兴发给袁世凯"哿电"的真实作者问题、孙中山对处理宋案的真实态度等与宋案的有关重要问题。还有些学者运用传媒学和法学理论考察了宋案的媒体效应和司法背景等。总起来看,近30年大陆学界对宋教仁案研究进展巨大,成果丰硕,但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56.
孟晓宇 《新闻传播》2014,(2):224-225
伴随着网络社交的不断发展,网络遗产归属问题逐渐成为了网民关注的焦点。而我国法律、理论在网络遗产上的空白和网络社交平台的阻力,导致网络遗产继承制不能够落实到实际。在这一情况下,"网络遗产托管"行业应运而生了,而且从现有的网络遗产托管公司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潜在的商机。  相似文献   
57.
58.
59.
作为一门外来语,英语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沉浸在抽象的语法说教和死记硬背上,这就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情感。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巧妙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对知识的启发和探索。本文结合一线教学案例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认知效率进行扼要浅谈。  相似文献   
60.
我国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创设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为弥补我国刑事司法鉴定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对于"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做法缺乏明确规定,从而导致该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出现了诸多问题。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念斌案"和"复旦投毒案"涉及的专家意见为样本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诉讼属性,进而为立法完善提供一定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