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17篇
科学研究   164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130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学者对于学说的国际私法渊源地位问题尚存争议,有些学者旗帜鲜明地认可学说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但有些学者全然不提学说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但是不论是从国际私法发展历史、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复杂性还是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客观现状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将学说列为国际私法渊源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的极简主义是现代人在工业文明大环境下对传统艺术的反思和反叛,它摒弃一切繁琐的装饰,追求简单纯粹的几何形和原色来表达自我的艺术感受。而极简主义又与道家哲学和日本禅宗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的历史特点进行分析,对极简主义和中日哲学思想中的主要流派道家思想和禅宗的理念共通之处的探讨,阐述了极简主义及其与中日哲学的关联。  相似文献   
993.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定型时期,立法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与稳定。汉代早期立法思想以黄老思想为主,汉代中后期立法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  相似文献   
994.
孙晓光 《科技风》2014,(18):183-183
苏轼是文人画家的重要代表,本文从他自身的经历和绘画艺术两个方面来论述东坡是怎样符合"老庄"的"玄学理念"。  相似文献   
995.
徐子涵 《大众科技》2014,(3):110-112
文章通过对温病伏气学说的历史沿革、伏藏条件和部位,以及历代医家对于伏邪概念的综合认识,探讨伏气学说形成原因与现代疾病的相关性,引起疾病反复发作的因素,并使用轻清透达之方药透邪外出,来分析理解辛味药相互配伍的关系应用,以及提出透邪思想对于指导温热病临床演变规律的认识与运用配伍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列宁党建思想是在列宁探索革命政党自身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建设党内民主方面,首次提出组织建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继承和发扬列宁民主思想,重温他的党建学说,对今天开展好“保先”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特性、推动理论创新向实践层面转化的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997.
一、问题的提出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克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克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与相克是我国人民利用五行学说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内容。在判斷专利创造性的"三步法"中,如果区别技术特徵为另一项现有技术中披露的相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8.
董仲舒的人性论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又有董仲舒的人性论是中民之性的新说提出。但董仲舒的人性论并不存在所谓人之性与民之性的两类文字的区分,更没有以人之性即为圣人之性的观念,新说关于中民之性的论述,也难以成立,究其原因在于新说不了解董仲舒的人性论处于儒学人性论“性同一说”向“性品级说”转变的逻辑关节点。  相似文献   
999.
初识经典庄子,名周,字子休,生活在战国后期。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  相似文献   
1000.
王三阳 《学子》2013,(1):1-1
孔夫子曾经不厌其详地罗列出人生的各个阶段的感悟。对于这位圣贤,教育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不断地追求生命的崭新的境界——日高日远的攀升,日甚一日的超越,带来的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崇高和伟岸。而这,对于儒家学说,就是莫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