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I0002-I0005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宝级瓷器接连失传,烧制方法不为人知。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的叶宏明,有着“复活国宝的名瓷大师”的美誉,他与中国陶瓷文化结下绵绵之缘,瓷器的发源地之谜被他破解,“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南宋官窑在他手下重生,制作工艺失传700多年的龙泉青瓷在他手下重新泛出青翠的釉色,从深埋在土里的片片碎瓷中,他找到了焊接历史的秘方。  相似文献   
12.
武道用品     
《体育博览》2014,(5):36-37
竹刀主要由四片竹片外加刀柄的皮革、剑弦中节皮、剑尖皮革、剑锷、剑锋止组成.竹材选用生长三年以上的龙泉高山竹,将选好时的筒圆竹劈开后。直接进入烘房.  相似文献   
13.
傅恩凤 《收藏》2011,(2):32-32
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对外贸易上,中国瓷器是必不可少的贸易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东门窑是当地烧造外销瓷的重要窑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的青釉刻花夔龙双环耳瓶是该窑的代表作品。瓶高32.3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10.5厘米。微喇叭形瓶口,长颈,溜肩,圆鼓腹,圈足。足底露胎,施青釉不及底。  相似文献   
14.
就我所知的大窑青瓷生产的技艺传承谈谈一二. 一、大窑 大窑是龙泉青瓷历史圣地,是龙泉青瓷文化的摇篮,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你步入大窑实地,大窑漫山遍野,甚至其地底下都蕴藏着无数可以探讨青瓷根底的青瓷残片以及珍品.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起源于"凤仪书院",已有200余年的办学历史,享有"百年书院,巴蜀名校"之美誉。近年来,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精华,接轨教学改革前沿思想,开发学生潜能、促进素质发展,龙泉实小全力推进"顶层设计"改革实验,提出了"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倾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实践力的学子,使师生沐浴着多元和谐的阳光雨露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6.
龙泉窑窑址在浙江龙泉县。龙泉窑青瓷创烧于北宋,是在越窑、瓯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龙泉青釉使青釉釉色达到宝石般的色泽,显示了当时很高的科技水平。龙泉窑陶工不断改进青釉釉料的成分,使之产生不同的呈色效果,比如北宋龙泉用的是"石灰釉",南宋龙泉用的是"石灰碱釉"。石灰釉高温黏度低,釉薄容易流淌,透光性强,硬度较高;石灰碱釉则较黏稠,釉厚不易流淌,色彩饱和度充足,玉质感极强。石灰釉与石灰碱釉两者一字  相似文献   
17.
刘金成 《收藏》2012,(11):57-61
龙泉窖因生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烧造历史较长,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窖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薄而透明,以"青翠欲滴,温润如玉"而著  相似文献   
18.
李云 《收藏界》2012,(7):60-64
明代以后的尼泉窑青瓷,历来被看做是强弩之末。通常认为明代龙泉瓷胎体厚重,釉层凝厚,与元代作品相比稍逊一筹,  相似文献   
19.
龙泉青瓷艺术以清新儒雅之造型、空灵之纹饰和“如玉类冰”之釉色,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功能性,透视出自然之美,彰显龙泉青瓷与传统文化艺术之密切关系。它以其特有的美学追求,完美地展现了现代制瓷人的时代气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相似文献   
20.
陈阿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是1954年出生的。我生在龙泉,我的上一代是温州永嘉桥头人。我4岁时父亲犯了错误劳改去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母亲改嫁了,改嫁时她没有把我带去,留下我孤身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