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7959篇
科学研究   731篇
各国文化   275篇
体育   1447篇
综合类   124篇
文化理论   223篇
信息传播   34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348篇
  2009年   1553篇
  2008年   1585篇
  2007年   1522篇
  2006年   1424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都市报作为一个新型报业品牌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崛起于中国报坛,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全新的办报理念影响、推动中国报业改革进程。但是,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之后,都市报之间的同质化现象却日益严重,一些都市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所适从,见什么热就抓什么,见别人登什么也盲目跟风,不仅在报道内容与角度上雷同,而且在栏目与版面的设置上亦大体相似。一种产品与其它产品之间的距离越近,彼此间的竞争越激烈。同质化似乎是都市报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竞争阶段,而且应该讲也是一个地区报纸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同质竞争发展到一定…  相似文献   
142.
作者特别会讲故事——本书虽属“方言研究”,可在每组语词背后,他都能发掘出一堆好玩的人和事。远在20世纪20年代,年过半百的上海闻人黄金荣迷上京剧名伶露兰春,只要露登台一定莅临捧场。有一回,浙江都督卢永祥家的大公子卢小嘉看戏,对正在演出的露兰春喝了倒彩,为此,黄当场扇了卢公子的耳光。没想到,两天后,卢小嘉调动军队闯进租界,挟持黄金荣……  相似文献   
14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探险界、考古界远征天涯的足迹,在媒体记者的参与下,频频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探险类报道,因其魅力独特的信息,为渴求远行的人们打开精神上的新视窗,而颇受关注。因此新闻界出现一批报道科学探险的记者,媒体上的探险类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也曾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晚报联盟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活动,探险死亡之海罗布泊、寻访楼兰古城、跋涉海拔5000余米的帕米尔高原,完成系列探险报道。早在上世纪中叶,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此后,中国新闻界也借鉴了…  相似文献   
144.
80年代试图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后.农民失去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最后庇护;而在城市之中.越来越多的人被抛出了“福利大厦”;即使那些有幸留身其中的人.也在残破处感到了寒意。于是部分人开始抱怨这场改革.指责市场的冷酷.渴望回到政府“温暖的怀抱”。 于是.政府启动“再改革”。但置身于争论的漩涡中,“再改革”成为一次次应急式的修补。实际上.要重建这座大厦,首先需要确立的就是它的方向与目标.而这些原则将是必不可少的; 公平:没有人应该被抛弃.但也不可能是乌托邦式的平均; 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任何一方均难独力支撑.须由两者合作且竞争: 公共决策:它不能来自于政府的闭门造车.而应来自于公众的参与及各方的充分博弈; 适度:超越国力和国民承受力的福利.只会消耗国家发展的持久力和国民进取的动力。 以这些标准.我们既可以检视过去.也可以勾画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采访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后,写了长篇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通讯由新华社对国内外播发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次采访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我国国防科研单位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为中国的强盛不遗余力地奋斗着。从此以后,在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下,我开始进入这个“禁区”采访,在这个鲜为人知的领域里,我又接连采访了一些和“两弹”有关的人物,其中有科学家,也有军队的领导,张蕴钰将军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满怀报国豪情,又有诗人情怀的将军,对我谈的许多关于中国核武器靶场选址的秘闻,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6.
李丽云 《天津档案》2006,(4):24-24,2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国家档案馆按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法规的规定,实行开放方针,陆续将馆藏档案对社会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实行对外开放档案的单位还不多,  相似文献   
147.
白金 《天津档案》2006,(11):56-57
上个世纪20年代。一位年仅24岁的中国留学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以渊博的学识,成功地研究并论定出被国际化工界公认的“张氏扩散原理”。为惊世创见。被赞为“华夏奇才”。这位奇男子就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从天津出国深造。又回到天津创业发展奋斗的名化工专家张克忠。  相似文献   
148.
周娟 《兰台世界》2006,(10S):55-56
在丹东西郊帽盔山脚下,有一条进入市区的门户通路——国桢路,这是丹尔地区三条以人名命名的街路之一(三条路是国桢路、苗可秀路和邓铁梅路)。上世纪90年代初,为缅怀丹尔籍革命先烈——任国桢,  相似文献   
149.
20世纪90年代初,在影像媒体自然衰变的调查中,发现和收到3起20多张气泡网皱底片。有硝酸片,也有醋酸片;有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初期访问前苏联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历史性底片,也有50年代初上海市领导人陪同前苏联贵宾及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琴师姜凤山先生收徒的合影。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底片,保存时间都不长,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是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访苏时的,库房管理人员是1969年8月发现气泡网皱致毁,前后不到20年。1991年再看到该底片时,几乎没有新的变化。其余的底片也都是50年代拍摄的,只保存了30-40年,气泡网皱十分严重,没有受潮的迹象,无法用来制作照片而损毁。  相似文献   
150.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X):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平衡的知名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