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726篇
科学研究   223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807篇
综合类   31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谏言“十三五”:上海体育改革发展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5,(3):15-18-44
本文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赛事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等方面回顾了上海体育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并总结了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等三大问题;分析“十三五”期间的上海体育发展环境和阶段特征,阐述体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挑战和机遇,以及体育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最后提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定位、目标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52.
结合“十四五”规划,文章探讨了澳门大学图书馆的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澳门大学图书馆从本校、澳门本地、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四方面定位自身,在继续重视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发展数字化,结合MOOC推动以创建新知识为目标的信息素养教育,深化学科服务和推动学术传播,同时发挥智库作用,通过科研分析服务为大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53.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意义、实现途径等不同层面展开了初步的研究,拓展了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视野。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更好的加强对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有必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更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4.
为了找出中国女篮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篮重振雄风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为主的方法对中国女子篮球队和主要对手的攻防指教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中国女篮返回世界4强还任重道远;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中国女篮胜负的主要影响因素;抢断技术能力有所欠缺,重点改进遇弱则强、遇强则弱的窘境;进攻篮板层面中国女篮表现较为突出,队员敢于积极拼抢篮板球但与强大内线对手则凸显进攻篮板实力稍差。中国女篮由于宣身整体攻防实力稍差带来较多被侵犯次数。中国女篮系列赛场均投中数变化错综复杂,防守篮板整体高低与球队实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5.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指导。论文从高校团员干部队伍和团学活动机制两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团学工作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团学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6.
20世纪末,女性文学逐渐展现了性别的觉醒和价值观的转型。在这一宏大趋势中,时代变迁是其推手,它使女性形象由理想走向现实;男女地位之改变是其显见地标,它使女性地位由边缘走向中心;女性自我期待之重建是其内在动因,它使得爱情选择由被动走向主动;新女性意识诞生是其标志性成果,它直接塑造了才貌兼具的完美女性形象。因此,这一时代可谓女性文学灿烂辉煌之新时代。  相似文献   
957.
兴起于20世纪初的湖南师范教育把修身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清末,修身教育以忠君、尊孔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民国初年,通过对传统道德修养进行改造和吸收,并引进了西方国家教育当中公民教育的内容,形成了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和人生观教育为基础的中西融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修身课,让师范生明白修身的标杆;制订详细具体的管理制度与严格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相结合;通过道德实践与职业教育的磨炼等。培养出有良知和社会责任心的师范生,为我们今天师范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58.
建国之前,鲁迅形象的建构主要经历了“五四”时期、左翼时期、延安时期等三个阶段.由于不同社会文化语境存在着差异性,鲁迅形象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面孔.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个“卡里斯玛典型”,鲁迅形象塑造背后蕴含着诸多革命性因素.鲁迅形象和20世纪中国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要想厘清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鲁迅形象是一个有效切入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59.
简要介绍当前海关科技资源的总体概况,从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履职把关成效等方面对近几年海关科技取得的成效进行概括.基于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门安全、促进跨境贸易、推进科技创新等需求阐明现阶段海关科技面临的挑战,并对海关科技工作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有针对性地从融入地方科技顶层设计规制、纳入地方科技人才队伍、列入地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嵌入地方成果转化链条、并入地方科普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海关与地方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60.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acilitate improved student learning by offering IT tools to enhance student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in-learning. COVID-19 impacted social-distancing measures forced an abrupt switch to online learning in most universities, putting immense pressure on the students to creatively adapt to new ways of online learning. Despite the purported positives of online learning, in the COVID-19 scenario, students reported mixed outcomes. While some students could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thers struggled to adjust to the transformed IT-enabled learning scenario. Grounding our work in IT mindfulness literature, we posit that an IT-enabled learning environment may have differential impact on students’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in-learning,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their IT mindfulness. Besides leveraging the mindfulness-to-meaning theory, we hypothesize the mediating role of techno eust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IT mindfulness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We test the theorized model through data collected via a two-wave survey in a university student population exclusively using IT-enabl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pandemic lockdown period.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mindfulness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in- learning. Moreover,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mediated by the students’ techno eustress perception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our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