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教育   1764篇
科学研究   47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0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对文字复制比后检测的影响,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编辑出版工作的有效措施。【方法】 研究相关文献及2014年度CSSCI 15种新闻学与出版学期刊,对已发表论文的寄送方式、寄送时差及其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比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文稿的寄收日期、寄送方式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率有影响,引证时间未予揭示、引证文献使用不当、引证内容难以核查可能造成文字复制比增高或误判。【结论】 创造性地标识收稿日期,清晰地呈现引证印迹,适当地提供引证样件,有助于检测时确定文字复制的时间终点和准确核对引证内容,为评判合理引证与学术不端扫除障碍,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学术期刊微信传播中的侵权问题,以引起学术期刊对微信传播侵权行为的重视。[方法]采用网络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术期刊微信传播著作权侵权问题进行定性研究。[结果]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侵权风险主要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论文推送以及资讯分享部分未经授权发布作品行为。而公众著作权保护意识淡薄、公众号面临的内容运营压力和微信作品侵权救济困难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侵权的主要原因。[结论]专业团队集约化经营,建立版权联盟,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司简化举报流程、加强微信抄袭的鉴定分析技术是有效规避学术期刊微信传播侵权风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3.
通过邮件精准推送实现学术论文高效传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学术论文邮件精准推送的经验,实现论文高效传播,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基于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SCPMA)期刊文章邮件精准推送实践,介绍了邮件精准推送的优势、查找文章相关领域小同行的方法以及充分挖掘有效推送群体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结果]具体实例和统计数据表明论文邮件精准推送对SCPMA文章被引频次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邮件精准推送是高效传播学术论文、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应该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学术期刊承载的人文功能,体现学术期刊的人文精神.[方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结果]学术期刊体现人文精神的手段有:设置人文栏目、在编排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及与作者的个性化沟通等.[结论]学术期刊承担着传播学术知识,交流学术观点的职能,同时,学术期刊的人文价值也应得到挖掘.  相似文献   
175.
互联网思维在学术期刊经营发展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适合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的思维理念,以促进学术期刊经营发展。【方法】 在挖掘互联网思维本质的基础上,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学术期刊工作流程中应用互联网思维。【结果】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最大化甚至超额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将用户所需要承担的成本降到最低直至免费。采用学术期刊市场化运作时,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传播、增值服务各环节都应该围绕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及其衍生出来的特征思考解决问题。【结论】互联网思维可以作为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的思维理念,应充分理解互联网思维本质,并将其应用到学术期刊工作的整个流程中,从而促进期刊的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76.
【目的】为优化学术性期刊组稿,使已录用的稿件与栏目进行匹配和内部排序布局更加地合理,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化组配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方法】以《指挥控制与仿真》为例,介绍数字化组配系统的模型结构、开发经验及应用成效。【结果】 与传统的人工组稿相比,学术性期刊数字化组配系统能够简化和优化工作流程。【结论】利用学术性期刊数字化组配系统可以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与办公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7.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进行分类评估,为提升委管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分学科评价学术质量的原则,采用专家调查法遴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7项指标,采取不同的加权赋值的方法,实现总体排序。[结果]委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均值等4项指标均高于1062种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平均值;按总分为25分计算,对182种期刊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结论]委管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中计量学指标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两极分化显著;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委管期刊学术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8.
通过系统梳理文献构建中国学术职业资历惩罚(NRS)的基础假设,采用针对中国11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库,以教师流动特征作为NRS解释的关键变量,对流动次数、流动类型两类流动特征变量与NRS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客观存在NRS现象,中国大学教师资历与流动的关系、资历与收入的关系也与西方假设相一致。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学术职业中NRS现象会继续加大,大学应科学分析NRS现象利弊,通过促进和规范教师流动有效引导学术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faculty–librarian collaborative project that integrated discipline-specific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an upper-level psychology class. The instruction involved a case study technique in order to increase student engagement in a content area while helping students gain needed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that meet professional guidelines. We found that employing this approach enhanced instructor ability to more fully and meaningfully engage with students within a more comfortable classroom atmosphere. This method may be easily adapte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it allows for much creativity and selection of course-relevant themes.  相似文献   
18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hared experiences of practices of blended librarianship among Zimbabwean academic librarians to identify how adequately they comply with their dynamic roles and functions. The paper relies o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from Bell and Shank's (2004, 2007) blended librarianship and Lave and Wenger's (1991)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LPP) to understand how Zimbabwean academic librarians practice blended librarianship in the workplace through engagement in legitimate work tasks. The investigators used phenomenology to explore academic librarians' experiences of blended librarianship. They selected a sample of 101 academic librarians and delivered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o the sample, conducted document research and interviewed key informants from the sample. The researchers collected data from the Bindura University of Science Education, Chinhoy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upane State University, Midlands State Universit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HSBL80 Library which chose to be undisclosed. Each institution adopted blended librarianship in its way. Four (4)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blended librarianship emerged from the experiences; that is “transcending blended librarians”, “partially blended librarians”, “intermittent blended librarians” and “aspiring blended librarians”, displaying each institution's leve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roles. The study proposes that the “Academic librarian's transition to blended librarianship” two-by-two matrix that developed was in this inquiry needs further refinement. Further enquiries may test the matrix within the same sites or other locales altogether to corroborate if the results are replic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