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0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让哲学亲近现实—艾思奇《大众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思奇通过《大众哲学》把抽象的哲学理论拉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当时的一大批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战略思想。现阶段,艾思奇开创的哲学大众化方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具有很强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集中体现在走哲学大众化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与时俱进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
艾青1930年代的诗歌意象实现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多方融合与创造性的发展。具体呈现为:一是诗歌意象的时代精神体现与艺术美追求的融合,这种融合突出体现在“土地”与“太阳”两个具有特定民族文化意识与时代精神内蕴的意象中心创造上。这两个母题意象,使艾青的诗歌既具有了理性的深度内涵,又具有了审美感性的生动品格。二是在意象艺术的表现上,找到了一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融合的开放性道路。  相似文献   
93.
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目的是让人民大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是紧密联系群众和实际生活。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和发扬艾思奇哲学精神,学习艾思奇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习艾思奇始终不渝的人民大众立场。  相似文献   
94.
在中古玄学清谈的热门话题中,“养生”与“声无哀乐”这两个题目是由嵇康率先提出来的。《养生论》全面论述了嵇康的人生哲学,其不过问政治、坚决不肯出仕等可以由此得到解释,此论中关于养生长寿之道的意见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声无哀乐论》高度重视欣赏者的主体性,将传统观念加在纯音乐上的教化负担予以剥离,批评前人有关音声接受方面的某些记载乃是故神其说,并明确指出讨论问题应当首先明其“自然之理”,对经典中的“俗儒妄记”应当用清明的理性加以分析而不能迷信,表现了一位大思想家的丰采。  相似文献   
95.
艾青在"归来"后的诗歌中表现出了较鲜明的寻找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而且在对个体精神创伤的沉思和人生价值的寻找中表现出一种乐观的心态,这是向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寻找光明、向往黎明的艾青的"回归"。从写个体的受难与精神创伤来说,"回归"本身同当代文学建立了一种正常的文学秩序。  相似文献   
96.
《论语》中的“人”、“民”,在不同情况下,含义有所不同。前者多半泛指一切人,有时特指统治阶级;“民”则多指庶民百姓。两者具有种与属的关系。人中的“君子”、“小人”,是对个人品德、学养的评价,指无定则。文章对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论语新探·释人民》一文,把“人”、“民”分别归属于“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与此同时,对《论语》中与“人”、“民”相关联的教、诲、爱、使等词语的含义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7.
与新月诗人一样,艾青对于现代新诗的诗美建构贡献巨大。他以诗的散文美建设为契机,为新诗带来亲切、自然、生动、新鲜的口语美的个性化语言;也带来错落有致、交互变化样态的具有真正的非格律化倾向与自由化倾向的自由诗旨趣的诗的散文美。他的绘画经历及其艺术家主体修养,使他给新诗带来色彩的美、意象的美、意境的美,把古典诗歌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造机趣赋予了新诗,从而使他的新诗达至文字的画的境界。在这些诗美探索的基点与高点上,艾青创作出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和《我爱这土地》等具有了精工品格的自由体诗,把胡适、郭沫若以来的自由体推向了成熟,达到了至今难以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剖析了长篇小说《可以说谎可以爱》中主人公及其周围人物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后工业社会中商品化的生命对当代人精神的异化,作者成功地实现了对集外在荒诞与内在真诚于一体的人物精神状态的描写。  相似文献   
99.
本通过对艾青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的分析,论述了艾青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发展过程,说明艾青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是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深入,成功而不断发展并日渐趋于成熟的。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和太阳意象是人们研究艾青诗歌时经常关注的对象。事实上,现代城市意象对艾青创作于建国前的前期诗歌也有重要的意义价值。艾青通过塑造城市意象,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了多维度的辨证反思,批判性地观照了这一文明的两面性,既肯定了它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又批判了它的侵略性和非人性。城市意象蕴涵的思想和审美价值不仅较之其他作家有独特性,而且艾青在建国后创作的同类诗歌未能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