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高校龙舟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6年"中国天津‘塘沽杯’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暨中国首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62支参赛队伍中的部分运动员(男子)为研究对象测试了63项指标,其中形态指标29项指标,机能指标11项,素质指标23项。利用T检验、相关矩阵进行指标筛选和因子分析法得出有效反映龙舟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龙舟活动,结果显示:龙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开始萌芽,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内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53.
杨村龙舟赛历史悠久,是民间有组织、有设备、有规则、有根源、有效益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将敬仰龙神活动与龙舟竞赛紧密结合、传统文化与体育竞赛相结合、节日娱乐与客家民俗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经济、娱乐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4.
中华龙是史前期一个农耕物侯标志,其生物原型是个体特大的南蛇;古人的龙图腾源于对规律性冬眠后出土蛇类的崇拜,人们据此确定农时。辰溪的"辰"字在古记时十二生肖中表象为龙,境内出土过距今7 800年的龙形图案,且龙舟竞渡等龙崇拜文化源远流长,多学科证据表明辰溪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相似文献   
5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5个因子构成,其中力量因子和耐力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较大,速度快,耐力突出,反应灵敏,柔韧性很好等特点。3)根据各素质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赛艇运动员产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赛艇运动员心理压力表现的类型,并对赛艇运动员产生心理压力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提出若干解决赛艇运动员心理压力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7.
通过查阅献、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等方法,对龙舟运动的历史,国际国内发展状况,我国龙舟运动的社会化意义、程度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龙舟运动的社会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8.
龙舟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文化现象,在历史上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形成民族风格、保留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当代龙舟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竞技、娱乐、文化融合的性质,对推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分别从文化形态学物质、制度和价值3个层面分析了龙舟———中国这一古老文化运动,进而深刻揭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9.
河蟹养殖无人作业船能解决人工养殖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渔民收益。河蟹养殖无人作业船自动导航作业的关键是路径跟踪,传统的纯追踪算法行驶路径只包含直线作业与岸边曲线转弯作业,不能满足作业船的自主循迹(自动导航)需求。为此针对预先规划的路径,研究了改进的纯追踪算法。通过试验对该导航控制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人作业船在以50cm/s的速度行驶并转弯半径为5m时,最大路径跟踪误差可以控制在0.1m以内。  相似文献   
60.
世界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不仅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新文艺运动热情支持与宣传,对现代作家作品深入关注。他在编译、研究现代作家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批评原则以及独到深刻的个人洞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珍贵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