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40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长征是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毛泽东为这一壮举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其胜利的组织基础、政治基础、军事基础和思想基础。探讨毛泽东与红军长征胜利的关系,对于弘扬长征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广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7月至1931年1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在广西领导革命,他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与俞作柏、李明瑞等国民党左派建立合作的统战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工农红军,领导了百色、龙州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根据地之后,邓小平模范地实行党的民族政策,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干部,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3.
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作家与读者是话语活动的双方。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在不同 的社会环境下有不同的关系形式。在新中国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牧师 与信徒的说教关系;朋友与朋友的对话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销关系。  相似文献   
84.
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强化教师、学生、作者之间的动态耦合,才能从根本上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和开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5.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张云逸在广西的贡献:创建了一支红军;与新桂系建立合作抗日的统一战线;建立了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各级机构,领导广西人民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相似文献   
86.
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呈现出颇具时代特色的选择性。楚辞鲜明的艺术精神,如艳逸的才藻、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坎咏怀的抒情方式被继承发展,并由此开创了优秀的文人五言诗传统。但身逢乱世、玄学流行,魏晋文人对屈原人格精神进行了选择性吸收,表现为对存君兴国思想的淡化,对露才扬己态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87.
论西路军失败与战略决策失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路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首先是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策失误,其次是西渡黄河后对其战略使命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再次是在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出现的保守,西路军因此不仅未能完成打通国际的重大任务,反而兵败祁连,造成千古遗恨。  相似文献   
88.
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体例中的“作家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体例的"作家论"模式,这一模式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杨义的同名著作中得以拓展和完善,九十年代以来的现代小说史编撰实践中这一模式继续得以继承,并呈现出新的视角和尝试。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史著作的分析评价,以勾勒出"作家论"模式的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89.
现代湘籍作家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进行文学创作,其心理动因在于强烈的方言情结。这种方言情结带有极强的乡土根性,源于他们对乡土家园根深蒂固的情感依恋和对精神家园的自觉追求。由于文学创作的语言本性,现代湘籍作家们的书写行为必然由精神还乡演变或具化为语言原乡之举。母语方言成为他们文学想象中重要的话语资源,这种认同和运用母语方言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他们展现湘地独特的生活图景和生命形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作为满族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敏锐地感到了封建盛世中潜藏的危机。他以哀感顽艳的笔,为他的时代,奏响了最后的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