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5068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64篇
综合类   42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41.
从序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 ,辨说《诗品下·序》疑难问题。其中 ,专节辨明有关诗歌创作的自然声律理论 ,贯通古今作出综合考察与探索 ,有助于古文论的现代“转化”与钟嵘诗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2.
弗兰克·萨吉森是新西兰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著名作家。他以崭新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新西兰民族文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人物刻画等角度探讨其著名短篇小说《一个好心人》精湛的叙事策略和独特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43.
"参与型"课型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与型”课型是现代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和认知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开展教学法研究,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培养合格的专业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44.
清代赋论提出了赋家的道德、学问、艺术修养与赋品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人品与赋品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背反的,需要针对特定作家作品具体分析。强调“要作风雅之赋,先作风雅之人”,“赋的根柢工夫,不在赋内而在赋外”。在艺术修养方面,提出了“清秀、洒脱、庄雅、古致”四种审美品格,对古理论家姚鼐的“阳刚阴柔”之说,有所补充。研究清代人论“赋家的修养与赋作的品格”问题,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清代学理论批评史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学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5.
豪放与婉约,是学风格审美表现形态中最基本的两种。章着重从语言美学的视角,对二由于语言表达方式、常规修辞与艺术修辞等话语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的审美特征进行比较性分析。  相似文献   
46.
跳高在田径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项发展很快、水平很高的竟技项目。而代表现代跳高最先进技术的背越式跳高,不仅在技术上有其特点,而且在教学训练方法、手段上更强调个人特点。  相似文献   
47.
别眼看宋诗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根植于宋代社会的特定历史土壤。宋诗呈现出了与唐诗迥然不同的诗歌面貌。“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原则赋予诗歌理性化、自然平淡、意在言外的形象,显得尤为冷静和透脱。可以说,唐诗、宋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学体系,后世诗歌的发展都没有从根本上越出这两大诗歌艺术系统的范围。  相似文献   
48.
试论现代陶艺的设计意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艺在制作前必须有一个想象,这时陶艺设计的意念就产生了。在意念的指导下,赋予材料以特定的存在形式,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陶瓷艺术作品。在现代设计潮流的影响下,现代陶艺设计呈现出夸张、寓意、怪异的视觉特征,给人以视觉冲击,现代陶艺所表现的倾向是艺术家“自我”的内心世界,是“心理”的写实。  相似文献   
49.
高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师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评价目的倒置、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树立促进发展的评价目的观,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整合多元评价方式,完善评价实施过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提高高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男女之间常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的差异表现在交际风格、意义的解释框架等方面。明了这些差异及其原因有助于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