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14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审美取向可以提挈为四维:"尚新"、"主用","崇力"、"弘真"."崇力",即"以力为美",是鲁迅审美化"社会话语"的主旋律,是鲁迅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深刻体认,也是鲁迅创作风格的显著征象.鲁迅"以力为美"的审美取向迎应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启蒙的历史使命的吁求,有久远的感召力和型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路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对青年的成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路遥作品中“奋斗型人物”和整体呈现出的乡土气息可以培养青年读者对一普通的、平淡的生活的亲切感和可接受性;路遥及其作品是对青年进行人生教育的优秀素材。  相似文献   
3.
分析陆游“梦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意蕴,解读他在苟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统治下虽无法实现光复国土的伟大抱负却始终抱有心系祖国安危、民族复兴的高尚情怀。“梦诗”的笔调是浪漫的,也是悲愤的;“梦诗”的内容有虚构的,更多的却是纪实。在“梦”这一荒诞的形式中流露出来的是陆游终身无法释怀的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期顾禄所著《清嘉录》,是记录当时江苏岁时习俗的重要书籍。论文作者通过参阅大量文献考证了《清嘉录》的著述年代及顾禄的生年。  相似文献   
5.
罗鹭编《采山楼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收录了其个人所藏稀见清人别集20种,每种均撰有解题.较之近若干年出版的一些清人著作,《丛刊》是一部"小书";然基于其全部的藏书活动,衡其藏书实绩、究其藏书思想、察其藏书意义,《丛刊》又实为一部"大书".《丛刊》是当代民间古籍收藏与保护的重要收获,必将在藏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魏晋风度、越文化、唯美主义与鲁迅特定的个性气质、生命体验和文化视野相互渗透映发,从一个侧面造就了鲁迅精神世界的丰富深邃性,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鲁迅以其真挚的生命体验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打通中西古今界限,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世界艺术潮流之间兼容并蓄、颇富个性的择取与再创,体现了中西古今文化碰撞局面中现代文人的独特选择。这种创造性精神本身也成为亟待继承的文化传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诗性"具深浅两层涵义:浅层指艺术作品的抒情性、形象性、节奏性;深层则指的是文章之魂,是作品的精神底蕴,一种含有诗化哲学意味的整体气氛。在"匕首投枪"的外貌下,鲁迅杂文实则包藏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一种深层的诗性,即"诗性品格"。它是由浓烈的诗性精神、诗性情感与发达的诗性思维共同熔铸而成的。独立不倚、大爱无伪、天马行空是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的最主要的3个方面;而诗性情感和诗性思维,则是鲁迅杂文诗性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时则》适应国家统一的客观形势,兼儒墨名法,融九流百家,以阴阳五行配置、对应自然气候物候与社会人事政事之一切自然变化和社会活动,为王朝帝国规划整合出一种自然社会人伦秩序化的模式和框架。其学术体系功能具有为王者规范天下和限制君主专制权力的两面性,这种思想体系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主教育家鲁立刚系20世纪前半叶湖南著名的地理教员和中学校长。他潜心教育事业,50岁之前教书育人,之后著书立说。其教育思想主要有尊师重教及重名轻利现、用人唯贤及言传身教现、救国育才及文理并重现。他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与“朴实沉觳”的教育思想至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