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705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结合茶叶包装的特点,分析当前安徽茶叶在包装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包装人才、提高安徽茶叶包装的文化品位、发展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等一系列解决办法,以促进安徽茶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12.
以霍桑的《教长的黑面纱》的为例,通过分析短篇小说中面纱的象征意义和教长的形象,来说明在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文本的不确定性。正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启发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13.
Cu与浓H2SO4反应有黑色沉淀产生,本文通过实验验证对黑色沉淀物的组分作一定  相似文献   
214.
文章从《红与黑》中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和玛蒂尔德的两段爱情分别作出评述,从而比较得出: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爱情属于感性的激情之爱,对玛蒂尔德的爱情属于理性的虚荣之爱。  相似文献   
215.
在《黑书》中,帕慕克暗置了一个富于苏菲神秘主义意味的故事结构"我即凤凰",经由这一宗教叙事原型,作者深入地反思了写作、身份、文化三个层面中"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最终成就了具有深厚民族精神意味的诗学主题——"我是他人故我在"。  相似文献   
216.
罗小梅  邓慧群  邱勇娟  黄婷婷 《大众科技》2012,14(4):185-186,259
对金牡丹等15个乌龙茶品种在广西桂林区试点与黄旦品种进行种植成活率、新梢生育期、发芽密度、生长势等方面的对比鉴定,在同等条件下探索其生长特性,为评定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7.
结合物理学发展现状,从自然科学研究的理性方法入手,对物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逐一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18.
散文是诸种文学样式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文体.最少受到外来影响,被称为"国体散文".在华人散文中,对"茶"的书写为其他文体所罕见,可谓达到极致.本文力图通过对"茶"与"散文"关系的多维度考察,揭示"茶"与"散文"之间互为依存的形神关系,提出文学体裁本身也有独特个性,当书写主体与文本体裁的内在气质达到某种高度的和谐统一时,被书写的主体的审美价值和意蕴就得到最大化的彰显.文章进而从外部环境探讨了茶散文的盛衰与中华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19.
为研究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 ,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对象 ,喂以绿茶提取物配制的溶液 30天后 ,进行 1小时的游泳 ,测定安静状态和游泳后 2小时小鼠心肌、肝脏和骨骼肌胞浆MDA ,SOD ,GSH -PX。发现绿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肝胞浆MDA含量 ,并显著抑制运动后肝脏和骨骼肌胞浆GSH-PX的下降 ,提高运动后心肌、骨骼肌GSH -PX活性 ,显示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同时 ,绿茶提取物还具有明显且无副作用的减体重效果。  相似文献   
22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Singaporean Chinese director, Yi Shui, created a Malayanized Chinese-language cinema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offers a retrospective of the way people in Malaya and Singapore framed their nation-building discourse in terms of anti-colonialism and anti-imperialism after the Bandung Conference in 1955.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term huayu dianying (Chinese-language cinema) was not first used in the 1990s by scholar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but that its origins can be traced to Singapore and Malaya in the 1950s where Yi Shui promoted Malayanized Chinese-language cinema in the Nanyang Siang Pau. This earlier use of the term “Chinese-language cinema” overlaps with its current academic usage, including films in Mandarin and Chinese dialects. In 1959, Yi Shui’s essays were collected in On Issues of the Malayanization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Yi Shui also directed several Malayanized Chinese-language fil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his “Chinese language cinema” film practice by examining the discourses surrounding the “Malayanization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in order to show that his semi-documentary Lion City and the melodrama Black Gold attempted to mediate the misunderstandings rooted in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politics of various dialect groups through a “multi-lingual symbiosis” of Chinese langu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