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专为批评时事、发表政见、策动政治革新而创办的小型时政周刊。《每周评论》同人对1919年南北和议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它能够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而视之为南北特殊势力的"分赃会议",同时亦可窥见这一时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42.
同光体诗论的代表人物陈衍继承和发展了宋诗学.陈衍特别继承了宋诗的通变观,并在此指导下,能够别开生面,去探索、开辟新的诗学体系.无论是从贵在通变,还是从追求不俗,或者是从崇尚人格方面来看,陈衍的诗论都传承了宋代诗学的不少特色.  相似文献   
43.
“国民”话语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其溯源于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的诉求。在此过程中。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于批判“国民性”的同时,参照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建构了具有独立人格和权利自由观念的“国民”新意象。“国民”话语本身内在地涵盖了对公民身份的承认,刻画和标识了民众的政治维度,促进了近代以来公民社会的化育和生成。  相似文献   
44.
陈独秀在自身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对十月革命这一事件本身及其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在不同的时期,陈独秀的看法又是有所区别的,既存在合理的一面,但同时又存在着脱离实际、理解比较肤浅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陈维崧的怀旧,吊古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时间意识的方式,或者说两类不同的建构时间意象的语言手段。不少研究者倾向于从陈维崧所遭遇的历史动荡和生活变故亦即其独特的生平经历出发分析这一类作品。而在事实上,这一类作品承载着词人作为一个正统丈人的道德想象和追求。也可以说,是词人的这一文化心理而并非其人生经历从根本上影响着其词创作的时间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陈独秀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阐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思想。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消化吸收;其二,受苏联以及共产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其三,对国情的认识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其四,受党内其他思想家探索的启发。陈独秀的社会经济思想是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与基本人主观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陈独秀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对中国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毁灭性攻击。他通过对封建旧礼教、旧伦理道德的批判,阐明道德革命的必要性;通过对新道德的张扬,提出了构筑新道德的根本途径及其基本轮廓。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打破了定孔学于一尊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热情。  相似文献   
48.
陈独秀是在国际共运分裂的复杂形势下开始认知社会主义的。其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倾向于社会民主主义。一是执政者谋资本劳力之调和是人类幸福。贫富悬殊绝不是社会之福,只有保护个人、限制兼并、实行劳资调和才是"人类之幸福"。这正是当时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以经济改良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二是通过协调资本"个人社会间利益两全"的办法发展大工业。三是认为中国产业未兴,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的主客观条件。四是陈独秀不迷信任何理论和权威,充分显示其追求科学、民主与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49.
南宋理学家陈淳的诗歌在理学诗派中是较有特色的,值得总结、研究。陈淳的诗歌以"切于日用"为主要原则,艺术性虽然不高,但却丰富了理学诗歌的吟咏主题。陈淳将诗歌视为说"理"、反省与施教的一种特殊工具,他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具有充实的性理内涵、深刻的自省精神以及饱满的教育热情。因而,陈淳的诗歌反应了理学诗的某些共性,又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50.
清康熙朝重臣陈延敬,因政治声名显赫,而晓者甚众,其文学成就亦颇为卓著,然却未能引起学界重视,研究论述其散文之作更是瘳瘳。将其散文创作大致分为讲经论史之学术文章、参政议事之公牍文章、繁杂得体之日常文章并加以分析,探讨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并进一步鉴证其“燕许大手”之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