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以最基本的史实为依据,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陈康伯的《亲征诏草》与绍兴辛巳宋金大战的关系。《亲征诏草》是一跨越时空,光复中原的宏伟篇章。《亲征诏草》为绍兴辛巳宋金大战(1161年)南宋的胜利奠定了宣传舆论的基础,为大战的战略——君臣、军民一心抗战,作出了保证。《亲征诏草》以必胜之信念出征,对取得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2.
基于政治上的原因,陈独秀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革命性,他提出改造国民性,发展个性,提倡启发式教学,开拓了教育理论,对当时的教育改革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他进行教育改革有过激的一面,必须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53.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党的"一大",李大钊未能进入中央局,党内地位甚至一直低于他的学生张国焘,而陈独秀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重于组织建党的主观原因和"一大"前北方党组织未能大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他不可能进入"一大"中央局."一大"前陈独秀重视组织建党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其没有参加"一大"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陈独秀的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陈独秀思想中,文学对人的现代化的追求、深厚广博人道主义的关怀、开放的世界性的文学观,体现了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文学现代性思想。  相似文献   
55.
陈独秀为何抨击"桐城派",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承接了晚清民初对"桐城派"批评与超越的潮流,看到了"桐城派"从中兴走向衰落的趋势;二是欲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文学,必破"桐城派"正统、正道、正宗之地位,三是以林纾为代表的"古文"势力成为了现实阻力,对林纾和桐城派的批判就成为《新青年》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56.
陈子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现存的陈子昂的奏疏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武则天时期用酷吏、重刑典的执政手段所提出的不同政治见解,以及自己全面的任人学说。这不但反映出了陈子昂思想中的先进性,更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风采。  相似文献   
57.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是否应该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上,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存在严重分歧。马林提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方案,得到布哈林的支持,并以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形式确定;在西湖会议上,陈独秀等人以服从共产国际纪律原因,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一度支持了马林的党内联合的主张;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马林提出加入国民党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陈嘏在《新青年》、《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域外小说、戏剧的翻译以及译介论文,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翻译家。他具备真正的翻译意识,视界宽广,以其翻译实践配合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与思想启蒙运动,并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开拓了视野。  相似文献   
59.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兼评杜、陈文化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方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东西化对比上,他提出化“动静说”;在新化建设方面,他主张新旧调和,用中国固有明统整西方物质明,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杜陈化论争,拉开了东西化问题论争的序幕,这次论争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0.
陈独秀与李大钊共同创办了《每周评论》,并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宣传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揭露帝国主义假平等真霸权的欺骗性 ;谴责北洋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压迫人民的罪恶行径。从中可以看到陈独秀在这一时期思想演变的轨迹 ,即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