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15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37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宋末年诗人,因党派和学术关系差异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一个是宫廷诗人群体,一个是元祜后学诗人群体。宫廷诗人的作品充满了骄淫、奢靡、浮夸的气息;元祜后学诗人的创作则表现得内敛、冷寂,充满失望的情调;二者在本质上都表现了末世诗人的颓废,是北宋末年诗人的主要和普遍的心态。同时,在酷烈的党禁中,元祜后学诗人虽流露出较强的畏祸心理,但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心态。  相似文献   
82.
在《呼啸山庄》故事的结尾,希克力放弃了继续复仇,通常被认为是他人性的复苏。通过分析艾米莉的宇宙观,认为并非他人性的回归,而是他兴趣不再,觉着毫无意义。相反,卡瑟琳与希克力灵魂的最终结合,哈里顿和卡茜的美满婚姻体现了艾米莉灵魂永生。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秩序会和谐重建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83.
清末书院改制与学堂兴起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改制及学堂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制,学堂兴起的根本动因;清末书院自身积弊太深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其改制的内在依据。书院改制的两次高潮是19世纪末的戊戌书院改制和20世纪初的新政书院改制。书院改制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颇多借鉴。  相似文献   
84.
图书馆建筑是典型的文化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一幢幢或是陈旧或是华丽的馆舍建筑,尤如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上的一座座丰碑,无声地告诉人们这一历程的曲折和艰辛。一百年来,伴随着陕西省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的诞生,从古典到现代,馆舍建筑的不断变迁,既是陕西省图书馆事业百年的真实写照,更承载了几代图书馆人的梦想。堪称无声的丰碑。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面貌,重点叙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图书馆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评论了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的进步。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出版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具备了"现代"的品格,其中最为凸显于学术界的,是出版界开始把商业化运作与强调读者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也更加重信守诺和注重责任意识。饶有趣味的是,不论是整个知识界,还是波及整个社会,对出版的这一特性都开始有所认知,这种出版与学人之间的相互"体认",不仅更加完备了出版本身的现代素养,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出版在学人学术道路以及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出版业也借此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十九世纪德国大学学者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理念对世界大学办学模式的改变出发,通过少数事例的追踪,探讨德国大学对世界科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韦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98-100
t《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重塑自己在臣民中的权威,清政府实施“新政”,开启了中国社会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进入女子学堂,女性开始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校际运动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藉此开始追求身心的解放,争取自由,宣泄个性,体现出了民主、平等、公平的竞争精神,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意识的增强,现代中国妇女体育之路从这里起步。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20世纪英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思想、重要改革实践为主线,将其概括为5个阶段:1、20世纪初至30年代,新技术引发了"音乐鉴赏运动";2、20世纪40-50年代,战争及战后时期凸显音乐的精神教育功能,强化音乐表演传统;3、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受先锋派音乐家影响,专业作曲家将当代音乐引入课堂,实施作曲教学;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音乐教育研究趋于理论化,通俗音乐进音乐课堂; 5、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世纪末,政府对教育管理力度加强,<国家课程>的出台为音乐教育的评估和学科地位提供了法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models and pictures of learning can become dogmatic and disguise other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With reference to a passage from St. Paul, I give a sense of the dogmatic teleology that underpins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about learning. The Pauline assumption is exemplified through a variety of models of learning as conceptualised by Israel Scheffler. In order to show how the Paulinian dogmatism can give rise to radically different pictures of learning, the article turns to St. Augustine’s and Robert Brandom’s exam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o general strands in scholarship on moral education. Dewey’s view of childhood immaturity and the problem of adult maturity are used as first attempt at a counter picture to the idea that learning must have an end. The article takes Dewey’s idea further by suggesting how the Zen-Buddhist idea of killing the Buddha and Wittgenstein’s method of destroying pictures work on the dogmatic focus on uses of ‘learning’ that assume ends.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ree possible uses of ‘learning’—learning from wonder, intransitive learning and passionate learning—that do not assume that learning has or must have a teleological e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