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藏可能曾存在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古大湖”,当古大湖的湖水流失时,地壳会因为载荷减少而产生形变,造成岩石层的回弹和倾斜,考察因此而产生的湖相沉积物间不整合角能为古大湖的研究提供新的佐证。本文通过简化的力学模型计算证明,湖水减少引起的湖底倾斜量微不足道、难以观测,总的变形量也不大,仅数十米,但这种抬升速率可能极其迅速,其环境、气候、地貌等方面的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湖泊是我国地表水资源库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湖泊生态系统相对封闭,结构与功能较为清晰,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紧密,是开展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良场地。湖泊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野外观测、受控实验及数值模拟。而浅水湖泊环境容量小,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敏感。比如,风浪等物理过程能显著引起湖泊沉积物悬浮和内源营养盐释放,影响上覆水光环境,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生长乃至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受制于野外受控实验系统的条件限制,目前我国湖沼学实验大多停留在数立方米体积的水池试验和条件较难控制的湖体中试,大尺度受控模拟试验装置缺乏,重要湖沼学过程和关键条件参数获取困难。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在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建成了浅水湖泊物理-生态过程模拟平台,以高仿真湖泊物理模型实验平台为核心,配套大型生态实验平台与数值模拟平台,可以开展波浪、湖流、河道脉冲式输入等湖泊物理过程影响下的湖体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生物生理与生态系统响应过程,以及水体鱼类、高等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底栖生物等生态系统模拟试验。利用模拟平台开展了重要水体生态过程研究、工程技术参数确定,极大增加了野外站受控实验能力和数值模型参数精度,提升了支撑国家生态修复与管理需求、国际湖沼学理论前沿探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旅游社区增权理论框架,从社区的经济、社会、心理和政治四个层面分析了什刹海居民参与旅游过程中的失权表现,并指出经济方面客观制约、社区内部社会资本缺失、社区居民之间及与旅游者和外来人员的文化和利益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成为什刹海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困境的成因。因此,当地政府创造旅游参与的制度、环境和服务,以及构建社区内部和谐信任的社会关系成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关公战蚩尤”是一个在山西地区流传很广的神话传说。关公与蚩尤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这则神话中却“战”到了一起。通过文化要素分析法,我们对“关公战蚩尤”的四大文化要素:盐池与蚩尤、关羽、道教,进行具体分析,以弄清这四大要素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相融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揭示出这则神话得以形成的合理轨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千岛湖与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两者体育旅游的相似性、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优势和不足,论证了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借鉴千岛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自然特点来开发三峡库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山垸湿地恢复与鸟类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青山垸退田还湖,是洞庭湖中退田还湖的一个典型代表,1999年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青山垸开展了"恢复湿地和社区共管"示范项目,其生态环境和湿地资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鸟类资源变化十分明显。2004~2009年,笔者对青山垸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动态监测,记录到并鉴定出鸟类135种,分属于8目35科,本文对青山垸的鸟类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青山垸鸟类资源保护和湿地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洱海及上游主要湖泊底泥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洱海全湖范围内的7条采样样线及上游3个主要湖泊的底泥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总氮、总磷2个参数,分析洱海沉积物的氮磷含量及其分布特性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洱海7条样线底泥中总磷的平均值达到266.80 mg/kg,极大值为818.20 mg/kg;总氮含量的平均值达到513.60 mg/kg,极大值为1 975.40 mg/kg。洱海上游3个主要湖泊底泥总氮、总磷含量实验测定结果为总氮的平均值为370.00 mg/kg,极大值为1 397.20 mg/kg;总磷的平均值为52.43 mg/kg,极大值为140.20 mg/kg。总氮、总磷含量与辐射乡镇的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呈正相关,总氮含量还与年人均收入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用TiO2光催化氧化将巢湖水体中各种化合物含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后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同时研究了各种光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氮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35mg/L,检出限为2.55×10-3mg/L.  相似文献   
19.
公路自行车多日赛赛段的设计非常重要,要使环青海湖大赛更具有吸引力、观赏性和挑战性,赛段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赛段设置的编排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湖泊尤其是大型湖泊治理的理论和技术都处于探索之中,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全民生态文明和绿色环保的理念有待提高等问题。具体到环巢湖区域生态示范区建设,相关理论有待完善、技术创新任务繁重、城市的综合服务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社会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设计蓝图;加大关键技术创新深度;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扩大体制机制创新广度;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