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86篇 |
科学研究 | 21篇 |
各国文化 | 1篇 |
体育 | 4篇 |
综合类 | 6篇 |
文化理论 | 2篇 |
信息传播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韩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33-40
我国体制改革后利益多元化使体育纪律处罚和纠纷增多。我国体育纪律处罚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是:1)我国体育组织具有行政垄断性;2)“依法治体”的氛围尚未形成;3)规则疏漏;4)良好的自治模式尚未形成;5)缺乏程序保障,大部分体育组织对体育纪律处罚程序无明确规定,在规定了程序的体育组织中,存在着听证制度不健全和听证者身份不独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听证者任职资格不明,体育组织调查、指控和听证职能的混和,缺乏独立专家介入等问题;6)自设内部程序最高效力而外部救济缺失。近年来体育纪律处罚案例表明,我国体育纪律处罚存在违反自设规则、处罚内容模糊、处罚超越职权、与国家法律相悖、排除司法审查等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体育纪律处罚机制,应增加相对人对规则创设的参与;统一体育纪律处罚机制;完善程序保障制度,实现“最低程度公正”;增加法律专业人士对处罚的参与,提高立法技术,改善执法素质;逐步完善规则;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确立司法审查制度,我国体育协会承担了许多在传统体制下由体育行政机关行使的管理职能,无论是从法理还是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看,其处罚行为都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42.
许英风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4):17-19
本文阐述了实现社会公甲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当前我国出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越来越火、教育不公等问题,提出政府必须提供服务的平等性,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公平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3.
论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受教育权不客侵犯,而实践中侵害大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屡见不鲜。鉴于此.引进司法救济制度,平衡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司法救济制度,对促进“依法治教”进程和宪政改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4.
高江凤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24(5)
元代戏剧中塑造了为数众多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继承了之前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众多关德,同时又具有其时代特点,诸如节义女性的大量出现,更多的下层妇女开始登上舞台,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以及女性世界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元代戏剧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45.
46.
赔钱减刑一方面在维护了被害人权益、表达了恢复司法价值的同时,通过对犯罪人从轻处罚表达了轻刑化、限制死刑的理念,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利于和谐司法;另一方面因金钱介入司法.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受到挑战,潜藏着司法腐败的危险.赔钱减刑要获得民众的认可,司法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量刑理念,并在立法上完善法律规范的设计. 相似文献
4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相较之下,更具有稳定性和理论抽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指对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优秀价值理念的包容。横向来看,是对西方优秀价值理念诸如理性、正义观念的包容;纵向来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如和谐理念的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性、民主、自由,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的观念集合和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48.
Stephen Gorard 《Educational research; a review for teachers and all concerned with progress in education》2013,55(3):309-321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ree sources of evidence that have been presented to suggest that polarization of pupils both between and within schools is increasing, thus creating an increasingly divided system of 'winners' and 'losers'.The project from which this paper emerges has shown, in an analysis over ten years of all schools in England and Wales, that schools are becoming more mixed in terms of their social composition in many respects. Despite this reasonably comprehensive evidence, it has been argued by others that polarization is taking place below the level of the indicators used in our analysis (polarization by stealth), or thatwhile school compositions may be converging, school outcomes are definitely diverging,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schools. The primary evidence presented for these three arguments is reviewed here, and it shows that none of the objections has any serious empirical foundation as yet. Of course, evidence may emerge in the future, and so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a few ways in which research in this area might proceed. 相似文献
49.
王小霞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3):84-85
分析了古往今来“法治”的含义,阐述了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树立公众对法律信仰、实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等法治国家构成要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0.
我国CIO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一把手,CIO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本篇论文总结了中国CIO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论文还对CIO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