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奥运"与"世博"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学的角度,对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两会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和系统的整体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内涵方面,两会在性质、内容、主题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互补性、和谐性;在外延方面,两会在举办规模、交通、安全保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鉴性;在社会价值方面,两会的相继举办,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增进市民和谐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2.
王灿 《未来与发展》2009,30(4):34-36
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和农产品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一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接着采用贸易互辛h指数对中国一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
1903年在日本大阪、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1905年在比利时列日、1911年在意大利都灵、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各届世界博览会上,湖南都送去了展品,并不断获奖。通过这些参展活动,湘籍人士提高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振兴民族工商业以壮大国力的观念。  相似文献   
34.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立中国—东盟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中国和东盟国家高等教育互利共赢的格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政府创造合作条件支持合作,非政府组织创造高校间合作机会,通过双方师生交流夯实合作基础,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及教学合作方式,各相关主体促进产学合作,利用“一带一路”契机开展多方合作等机制来推进合作。  相似文献   
35.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研究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协调好区域合作的关系,拓展中国—东盟双边合作领域,加强政府间的支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其经济的互补性和竞争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36.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过程包括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过程。因此,译者要帮助译文读者找到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上海世博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及其英译"Better City,Better Life"也广受好评。本文旨在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层面分析上海世博主题的翻译,加深对该主题及其翻译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37.
通过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线性关系模型,借鉴了RBF网络梯度训练算法模型,以2010/5/1至2010/8/19的参观人数为训练样本,用来较准确地预测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为6776万,定量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8.
"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是新时代高校的目标和要求,"世博会"期间的上海高校更是把这个目标落实在行动上;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上海海洋大学在"迎世博、保安全"过程中,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9.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生命元素,植物造景是城市园博园绿地建设的灵魂。通过对第二届广西园博园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植物造景特色进行分析和挖掘,并就将来植物造景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现代城市园博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40.
当前,中国—东盟除在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之外,文化外交更体现出其在全球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分析中国—东盟的文化外交的现状,提出中国—东盟的文化外交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保障中国的文化安全,促进同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中国在东盟地区开展外交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