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78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教育   20636篇
科学研究   1590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1590篇
综合类   1726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5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655篇
  2014年   1987篇
  2013年   1504篇
  2012年   2234篇
  2011年   2418篇
  2010年   1766篇
  2009年   1590篇
  2008年   1927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852篇
  2005年   1736篇
  2004年   1423篇
  2003年   1288篇
  2002年   1013篇
  2001年   797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体育运动对体质调整作用的中医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可分,可调的。从理论上讲,体育运动干预可以起到调养体质的作用。传统保健体育受中医理论的指导,对体质的调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现代健身方法可以从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改善体质。如果结合不同体质类型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对于偏倾体质可能会发挥更有效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韩毅 《冰雪运动》2008,30(3):19-22
采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奖牌分布、对抗格局、比赛成绩等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老将实力突出,小将表现可喜,“北冰南展”发展战略的实施已见成效。认为场地条件急待解决,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梯队建设有待完备,科研力度不足和技战术落后等是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训练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和扩大项目影响等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短道速滑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杨进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133-135
青少年女足运动的发展是我国女足运动开展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多方面剖析影响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青少年女足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研究了高校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育体系,从本质上难以解决高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而使学生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中华养生学经历了几千年众多人的反复实践、探索、研究、提炼、积累而汇集成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学知识体系,它不仅使人健康,而且有利德,智等素质的教育,受到世人的青睐,这就是她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在高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学体系,开设养生学课程,改变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促使人才素质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5届FIFA女足世界杯赛中国与巴西两支球队进攻战术统计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整体的进攻能力低于巴西队,包括比赛进球时间、进球队员位置和进攻有效手段。针对中国女足与巴西女足的实际表现,揭示中、巴两国足球队的共性特征及差异,为改善中国女足的进攻战术打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近几十年来,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近十年来中国男女运动员获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及近六届奥运会的情况,得出"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的结论,随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旨在为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中华武术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儒、道、释三家对其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释三家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内在思想、外在表现形式以及传承方式,使得中华武术超越了技击术的范畴,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载体。  相似文献   
99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审美方式产生的文化渊源进行探索,并从追求与自然、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美、追求与社会的和谐美、追求人与人之间"中和适度"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对武术的审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为当前武术审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浅析中华武德之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一方面辩证地诠释了武德的内涵,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论证中华武德的传承问题。阐述武德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对待武德问题应该本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态度,把武技和德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中华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形意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在拳理拳法上,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技击内容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拳法上以形取意、意自形生为主要特点。以徒手搏击和器械攻防格斗为一体,以及内外结合、锻炼人内在的精、气、神、意、劲为宗旨。同时在拳理拳法中蕴藏着"天人合一"及祖国医学中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