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清秦蕙田所修《五礼通考》是一部礼书,全书共二百六十二卷。它材料齐全,几乎覆盖先秦至明所有相关文献,对研究古代礼制有重要价值。今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将《五礼通考》宾礼部分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一一参校,发现《五礼通考》或可订补《十三经注疏》之讹误,或可为其《校勘记》提供旁证,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现条举如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22.
<五藏山经>记载了大量的山神,学者或将其归入自然崇拜;或因山神形象多是"动物的变形"而将其归入图腾崇拜.然而,<五藏山经>中具有"虎"特征的神与一般的"山神"有明显不同,或与"帝"有密切的关系,或于神界有司职,或与居住地无密切关系,或兼而有之.因此,<五藏山经>中"虎"的文献与"自然崇拜"及"图腾崇拜"皆无直接的关系,只是"虎"图腾在后世神话中的遗留.  相似文献   
23.
“红色经典”是特定时代的精神产物,又被称为是“革命历史小说”,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但在1988年王晓明、陈思和发起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红色经典”重新踏上历史舞台,并掀起重拍、改编的热潮。为了更好地理解“红色经典”,有必要对当下改编热潮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4.
<续茶经> 具有鲜明的互文特性,是互文理论与翻译研究契合的极好范例.互文性理论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影响,强调理清互文指涉关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译者对原文本的解构和译文本的建构都需要在参照前期互文本的基础上得以证实.译者可根据互文性信号标志追根溯源出前期互文本,了解其文化语境和历时变化,在互文关照下实现恰当的译文建构.  相似文献   
25.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中有部分年号纪年经典。它们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纪年跋语中的疑难问题也需要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26.
彝族《教育经典》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经典》是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一部木刻重要献,是卷帙浩繁的彝献中为数不多涉及教育的经典作,具有教材或教科书中的作用。《教育经典》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刻印。前期刻印的以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谚语、格言的形式,论及了人的一生(主要指土司)从1岁到99岁第一阶段必须学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技能;后期刻印的以彝族传统五言句的形式,论及老百姓或奴隶要孝敬父母,不能反叛土司等维护奴隶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7.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既能增加他们的国学涵养,又能提高其语文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内容,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8.
随着中国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的中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士的青睐,中原文化特别是典籍文化的翻译在翻译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中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其本身的巨大资源和魅力严重不符。文章运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分析中原传统文化典籍在翻译层面上的现状及问题,结合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理论焦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9.
国图经典名著阅览区的功用和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伯明 《现代情报》2009,29(7):148-150
国家图书馆在新馆开设了别具特色的经典名著阅览区。本文论述了经典名著阅览区的主要功用、阅览区辅助书库的藏书建设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0.
道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概念。在历史上,中国唐代的韩愈率先明确提出了从尧传之孟子的传承谱系,承认道统由帝王向师儒的转移,以之抵抗老之家。时隔一千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荻生租徕在承认道统从尧至孔子一脉相承的同时,却对先王之道和儒家之道严加区分,否认孟子是先王学说的继承人,批判宋儒的学说观点,力图对传统的道统学说进行重建,恢复先王之道的治国天平下的政治性。通过韩愈和徂徕关于道统学说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白中国儒家学说在日本的流转、影响和日本儒学在批判、继承中国儒学基础上的独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